苦瓜降血糖,你上当了吗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是不喜欢吃苦瓜的,觉得很苦,很难以下咽,可是有的人确实很喜欢,喜欢它清脆爽口,就在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苦瓜的传言,有的人在问要喝多少苦瓜汁才能降糖,有的却说自己吃了苦瓜,血糖却没有任何变化,而我的遭遇却是很神奇,我吃完苦瓜,血糖升了!前几天我吃了苦瓜炒鸡蛋,吃了将近一半,吃了一碗菜和一碗饭,还把中午剩下的小鱼吃了,之后就去跑步,我的运动量不大,只跑了一圈,400m,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是9.3,还真的破了我的血糖记录,我想想之前看到的帖子,查了一些资料,苦瓜在民间就被当成是一种药材,小时候就听母亲说苦瓜能够降火,而说得最多的,就是苦瓜能降糖云云了,那苦瓜真的能降糖?
苦瓜被认为具有潜在降血糖效果主要是因为苦瓜提取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苦瓜素(charantin, 也叫苦瓜甙)和多肽P(Polypeptide-P)。关于苦瓜素,动物实验的证据较为充分。研究者们曾在小鼠中对比了苦瓜素和常见降血糖药——甲糖宁的降血糖效果。当时的研究结果显示,苦瓜素的降血糖效果甚至超越甲糖宁。这项结果在当时震惊整个学术圈——如果苦瓜素真能代替一般的降血糖药,这将是一项革命行的突破。可惜,后来并没有临床试验对苦瓜素的效果进行单独验证。
另一种活性成分多肽P和人体胰岛素有这十分相似的结构,多肽P甚至能模拟许胰岛素的许多反应机制。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们认为多肽P也许可以帮助胰岛素分泌不足的1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1977年,印度研究者对多肽P的功效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中,研究者根据9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轻重,分别给他们皮下注射了1.8克到7.5克的多肽P。在注射后的30分钟到1小时内,被试的血糖开始有所下降,并在6小时后下降到最低值。由于此实验设计漏洞百出,实验对象数量过少,实验数据没有进行统计分析,再加上70年代的印度科研条件过于落后,学界普遍认为此结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而在2007年,唯一一个高质量的有关苦瓜降血糖的临床研究在菲律宾总医院顺利完成。该研究中采用了随机、双盲法,并设置了安慰剂对照组,研究对象是40名成年糖尿病患者。被试需要在每次用餐后,服下含1克苦瓜提取物的胶囊。结果发现,在坚持服用3个月后,被试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一指标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参考标准)与安慰剂组无明显差别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多肽P在苦瓜中的含量微乎其微,目前很难对其准确定量。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苦瓜中的多肽P含量会受到苦瓜的丰收时间的影响,对于9、10月间收获的苦瓜,多肽P无法被检测到。因此仅凭稀少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单吃苦瓜也很难达到明显降低血糖的效果。
总的来说,苦瓜对于降糖能起多大最用,没有什么定论,作为一名糖尿病人,对待这一类食物要谨慎,不能人云亦云,错过做好的治疗时间和方法,那将是极大的损失,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偏方什么的,不要过于相信,还是要相信科学,才能保证自己在糖人之路上走得稳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