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血血糖能诊断糖尿病吗?
小张(化名)因受我的影响,也开始关注血糖了,因此,他从某商城买了一台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有一次他测得午餐后2小时血糖为9.1mmol/L,与平时比较升高了2mmol/L左右,他立即担心起来,便到了医院那里进行咨询,自己是不是糖尿病了?那么也有很多糖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个问题!到底指尖血能不能诊断糖尿病?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指尖血血糖和静脉血血糖的区别,自然便有了答案!
指尖血VS静脉血
1、指尖是全身微循环最好的地方,指尖血可以对一个人身体的状况作一个初步评估,而对于坚持采用快速血糖监测仪自测血糖的糖友而言,目的是观察降糖治疗的效果和是否有低血糖。而静脉血是由肌体流回心脏的血,抽那里血可以对身体作出较为系统的评估。
2、快速血糖仪测定的是末梢血的血糖值,当空腹时,从理论上来说末梢血糖低于静脉血糖。而当进食后,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动脉以后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消耗部分葡萄糖后再回到静脉。因此,进食后动脉血糖值比静脉血糖值高。又由于毛细血管与动脉中的葡萄糖含量较接近,且静脉抽血后很难做到立刻检验,而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糖就会由于糖酵解而降低。所以进食后末梢血糖比静脉血糖相应高些。按照糖尿病学分会的建议,目前应当采集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血糖,根据其数值进行诊断或排除。不建议用手指末梢血糖值诊断糖尿病。但是,手指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了解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诊断糖尿病或进行糖尿病筛查时,必须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指尖血监测值应作为一个参考值。糖化血红蛋白被用于检测抽血前两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就可判断为2型糖尿病。如果在5.7%—6.4%之间,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前高危状态。由于我国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没有统一,目前尚未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所以,糖尿病确诊目前还是需要检测静脉血浆血糖。
那么,临床上如何诊断糖尿病呢?第一种情况:如果有糖尿病一些典型症状,即“三多一少”(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等)的同时,加上任意时间点(不论何时进餐、是否运动等)的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者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备注:※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糖耐量试验(OG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糖耐量试验(OGGTT)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OGGTT)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二种情况: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一次结果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还不能诊断,需要重复检测一次,依然达到诊断标准才能确认糖尿病的诊断。在诊断糖尿病之后,要根据其临床及病理生理学特点进行分型诊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