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0.38%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会员

- 积分
- 283
|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升高,随之而来的由慢性高血糖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增多。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 K; n' A- A. _* U& F$ k* D3 W: b
. i N2 @+ ?) t8 m' R 三低误区
3 R9 T( f1 P D7 z7 g* C
( l6 d1 i5 { C 目前人们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还普遍存在着“三低误区”。1 Q0 ?3 P7 J6 w& Z
: K& L9 c6 b T# X 一是知晓率低,许多人还不知道糖尿病能引起肾脏的损害。肾病的出现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原有的病情,并能引起或加重心、脑、眼等重要器官损害。患者往往等到出现浮肿、泡沫尿等症状时才就医,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时机。. `6 \# m' U+ ?, g! k
' k y- a& y% V4 w 二是治疗率低,引起糖尿病肾病的罪魁祸首还是慢性高血糖。但是在临床上,许多糖尿病患者不按时服药,凭自我感觉随意加减药物。
# Y& w# z3 K) D% N [* D7 \3 c8 |& b% B8 r9 K; g1 B/ ?
三是控制率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往往比一般的肾脏疾病更加棘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治疗不达标,不能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阶段,将出现肾功能进行性下降。4 ]) ^. M( Y2 C& P
p& \! l( v- a% X% w
; F5 S4 v [5 G- V3 n" V
& q" P# f/ r) u R {/ a! w# `: [ 分期而治
$ w. o' D/ r) T) x& y3 ?
6 r" u6 @. q! S' z- j+ O% { 由于每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同,病情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先了解患者所处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治疗方案。
1 |* ^5 B8 r2 l' p4 ^
& \8 _ I$ k7 ]1 p. Z7 q* y Ⅰ期:糖尿病的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肾脏还没有发生病理性的组织损伤,积极的血糖控制可以得到部分缓解。" m1 G$ ^1 r: s U V9 s1 w# X' p
* c2 w2 J% v; o# C! v
Ⅱ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仍高于正常,但是肾脏已出现早期的病理损伤。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在正常范围内(<10μg/min),呈间歇性升高,如运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20μg/min),休息后恢复正常。这一期如果能良好地控制血糖,患者可以长期稳定处于该期。
$ o$ l: C2 Y; _+ W4 Y, k- L, m! m" o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患者的尿液中能够持续检测出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维持在20~199μg/min。肾脏的病理损伤加重,肾小球滤过功能开始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血压开始升高,经过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延缓肾脏病进展。. f; v" D. ]( L/ j
8 F# J( G* {; M7 K' w5 {$ p
Ⅳ期:临床肾病期,其特点是持续性的大量白蛋白尿(>200μg/min或>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于正常。除了大量蛋白尿外,患者还会出现浮肿,明显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一旦进入Ⅳ期肾病,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退。
+ z7 n& ~" i7 Q/ |+ w6 V& J* b- q. O$ k( I( P" O7 R! l
Ⅴ期: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尿毒症期,患者肾脏的滤过功能丧失,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变得难以控制,同时还容易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4 K7 o8 G1 P: a' k
: O6 }/ e9 w( ~2 p- s0 S 对于Ⅲ期、Ⅳ期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可通过纠正体内血流动力学紊乱、抗氧化应激等综合治疗,使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降低,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对于Ⅴ期患者,则可通过综合临床治疗,延缓进入肾脏透析的时间。
6 o2 x) q. f3 l- L3 j& }4 U- v+ L* K* f
此外,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减少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均有利,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的速度。多种治疗指南均推荐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这类药物除了可降低血压外,还可以减轻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 \6 h4 A$ P* n) P8 C9 V* Q;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