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28.1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425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9 1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避免输注导管内的气泡
% \" A/ S5 _8 Q. E5 O% U% E; I* _, M( S& n+ v# f; m. O9 C) j, V
一、输注导管内的气泡有什么危害) L. u6 n' j8 J% Q+ M
输注导管是通过其一端的接头与储药器顶端相连的,在连接的过程中也可能因松紧不当,空气进入导管。此外,导管前端针尾部虽然是一次塑封成型的,但有时因用力过大,也可造成破裂而渗漏胰岛素或进入空气。由于泵专用的导管与针头内径都很小,一旦进入气体,没有很大的推力,很难推出这些微小气泡,而这些气泡停滞在接头及导管任何部位时,都将会堵塞导管,致使泵停止向体内泵入胰岛素。由于泵的基础率非常微量(通常每小时仅零点几个单位相当于几微升胰岛素溶液),而堵塞处的压力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泵的报警系统才会感知并开始报警,此时可能已有数小时未向人体输入胰岛素了,在 1型糖尿病患者就会引起血糖显著升高。现已知当导管内有 2.5厘米长的气体时,相当于 0.5U 胰岛素溶液所占有的体积,如果7 ~ 10厘米长气体相当于 U100胰岛素 11U,U40胰岛素 0.4U,当这微量的气体注入人体,虽然微量气体对人并无危险(因为针头埋置在皮下脂肪组织中,而不在血管内),但它会减少泵输入的胰岛素的准确性,并可能会阻塞导管,特别是在分离式的导管转换接头处(其针头内径更细),阻断了胰岛素的输入,所以导管内的气体一定要排出,并在安装导管时就要避免气体产生。5 G7 L6 c/ o. s( o( E) i) ~9 y/ V
" a- V, Q `$ r2 {
二、如何避免导管内的气泡
5 R& r( s, g1 B K9 D; b1.当储药器已充满了胰岛素后,注意观察其顶端是否也充满胰岛素,只有当胰岛素溶液突出于储药器顶端时才可将输注导管的连接端紧紧与其连接上,这一步对于仅更换部分分离式导管者特别重要。3 w' s& K1 n( D% d0 m9 ~7 j$ u
2.按压泵上按键,开启泵的“充注导管”功能,泵将自动推动储药器内后端活塞快速向导管内输注胰岛素,注意此时应将泵垂直立于桌上,使储药器顶端向上,导管尾端向上,这样有助于排出小气泡。' j8 y* F0 H: ?- `
3.发现导管内有气泡或气体,应将导管直立,针头端向上,用手指轻弹导管使气体向上向针头顶端移动,当气体到达针端时,通过泵注入 1 ~ 2U 追加量排出气体,如 1 ~ 2U 不足以推出气体,可增加追加量 3 ~ 4U,如仍不能推出气体则需更换一根新导管。
6 ~: j' s f+ J$ e- A5 S4.采用分离式导管时,当将导管的两部分分离较长时间后再连接时有时会发生阻塞,部分原因是分离器内针头进入了空气,或胰岛素溶液出现结晶,所以当将分离的导管再连接时一定要在其后 1 ~ 2小时内监测血糖,如血糖升高,应拔出针头通过输注入 1 ~ 3U 追加量,观察针头处是否有胰岛素液滴滴出,并更换埋置部分,如注入追加量后无液滴滴出,表明导管已堵塞应立即更换一根新的导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