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夜间睡眠9 Y7 `+ Y# P/ C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活力外,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深度睡眠可显著提高人体的自然免疫功能,促进多种重要激素的分泌,对确保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4 k8 J: K8 U* l7 O/ C 如果养成了定时睡眠的习惯,则在习惯的时间到来之前,体内的许多生理指标就在为入睡做准备了。比如,体温开始下降,血压开始降低,心率及呼吸逐渐减慢。此时就寝就顺应了生物钟,使生物钟与它既定的方向同步变化。如果此时不就寝,强迫自己加班工作或过夜生活,久而久之就会扰乱生物钟。& N! Q: W+ k; g1 U# b' {6 F
定时就寝形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有睡意,躺下不久就可入睡。睡眠质量高,有利于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体质差,易疲劳,更要保证睡眠。一般以醒来全身舒适,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准。一般60岁以下每日睡眠9~10小时,60~70岁每日7~8小时,70~80岁每日6~7小时,大于80岁每日6小时为宜,此外还要加上1小时午睡。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每日增加1~2小时睡眠,要警惕长期睡眠不足。9 X* `% @3 l1 y2 Z6 U2 r1 _
9 `( q6 a+ [9 W$ Q3 g: E
. P; F5 M) z, k 睡眠环境和睡眠用具对良好睡眠有促进作用。床铺应软硬适宜,可在床板上铺厚10厘米左右的棉垫,床铺的高度以40~50厘米为好,即略高过睡者的膝部,这样上床不用费力,下床伸腿即可着地。这对老年人尤其重要。枕头高8~15厘米,即稍低于肩膀到同侧颈部的距离。睡时,头和颈部都放在枕头上。被子应选择大、轻、薄、保暖性能好的填充材料。可穿着柔软宽大的睡衣,不要穿紧身内衣。
! C* A: `& H* u 应有一个适宜于睡眠的黑暗环境,关上灯,拉上窗帘,或带上眼罩。避免噪声,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注意通风。冬季不便开窗时,至少应该开门睡觉。睡觉前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 @: P! b8 S) D# @
) t" M% ~7 w5 c& l' R( v/ L! i. U9 M5 v4 e& ^
O9 m1 ]8 v* u9 j
早早入眠的方法
% w y. X6 [7 g0 n1 `8 T·不要投入地看电视节目或情感激烈的小说,以免引起大脑难以压抑的兴奋。可以聆听睡眠音乐或大自然的声响。如德彪西的《雨中庭院》、《下雨》,贝多芬的《罗曼史》,莫扎特的《木笛协奏曲》以及各种安眠曲和轻松的钢琴曲。
4 _) v h( M& h: l: a0 {·先睡心,后睡眼。睡前心境要宁静,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梦乡。再烦恼的事情留给明天去烦恼。就寝前可散步10分钟左右,冬季可在家中踱步,使身体和手脚温暖起来,有助于睡眠。8 \- {% C2 H- ^ F
·临睡前沐浴或洗漱、刷牙,换上洁净宽松的睡衣,会使人感觉舒适。·有了睡意赶快入睡,有时睡意消失了,便再难入睡。$ U0 K/ a( T* N6 G. t3 l
·屋内柔和的灯光,轻柔的音乐会引发睡意。+ @8 K' }# Y) O; L
·冬季,或室内温度较低时,可先用电热毯或暖水袋温暖被窝,温暖会促进睡意的到来。但要记得电热毯温度不要过高,而且睡前要拔掉电源。7 z8 D: S' N c& g
) o1 T" B+ o; r9 _7 M
科学午睡" y/ ^+ G! ^8 k/ V: t
人除了夜晚大的睡眠高峰外,在上午9点、中午1点及下午17点左右还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睡眠峰。这种节律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因此老年人的养生之道是“一大两小”,夜间一次大睡,中午和上午或下午各有一次“小睡”,其中午睡最受欢迎。关于午睡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2 n5 x+ w9 @8 Y( |" T. e4 m6 i1 ^# _, G(1)午餐后不要立即午睡: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此时午睡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午餐后要休息20分钟左右再午睡。
7 B' e5 V% C" [(2)要注意午睡方式:坐位午睡或伏案午睡不但不会消除疲劳,还会带来危害。因为在睡眠状态下血液循环减慢,头部血流减少,再坐着或伏案,则大脑的血液供应会更少,醒来后会觉得头晕、眼花、乏力等。因此,午睡应该和夜间睡眠一样,躺平睡,右侧卧位。如果没有条件平躺,可以在单位放一张折叠床或躺椅,至少也要头高脚低位睡。
( x3 X% A* o7 n0 t4 e: b+ J(3)午睡时间不易过长:30分钟到1小时。起床后先进行轻度活动,慢慢坐起。
9 z4 U! U5 J* r2 \. Z, f- Q5 s(4)要讲究午睡质量:和夜间睡眠一样,“先睡心,后睡眼”,睡前不看紧张的书籍或电视节目,不多喝水。9 W( o9 K3 R; G* T( L {
(5)要注意用毯子、被子或外衣等保暖,以及使用合适的枕头等寝具。: \0 R ]: G8 I" l+ F
0 A. o2 L+ a6 V/ X1 n6 f
二、注意卫生,警惕感染
5 e" a" t; ^9 Y& Z" c1 i# s' C在上文中说过,高血糖状态使白细胞不再对抗感染,免疫力下降。血糖值经常处于11.1mmol/L的患者,抵抗力大约只是健康人的一半,此时一些不起眼的小打小闹也可能会引发感染。同时,体内的高血糖环境又是细菌和病毒滋生的良好环境,它们可以充分享受丰富营养,迅速繁殖。再加上感染会导致胰岛素的功能下降,血糖进一步升高,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卫生,警惕发生感染。具体说来,应做到:
. }4 o, K* e4 Y; g0 M2 v 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充足日照;生活用品如被褥、洗漱用具等经常换洗、日晒,有利于消毒和除湿;勤洗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出现小伤口,予以重视,彻底治疗;不放过感冒、咳嗽等小症状,预防肺感染;保持外阴清洁。
- a0 u- o" q) x2 {) Z# p
, Z, o3 d$ s3 R( E; @- k; v: j+ W0 _/ ?
糖尿病与牙周病9 d: _; h4 O3 E# l1 U, h l1 b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引起。牙菌斑是细菌在牙齿上“筑巢”的结果,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会导致牙石。糖尿病患者抵御细菌的能力低,比健康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病,而且一旦发生,治疗起来又比较困难。为了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刷牙,护理口腔。# w- ]6 M* U2 L3 `! F* B+ [2 B
正确的刷牙方式为“3+3+3+1”。即为每天饭后刷3次牙,每次在饭后3分钟刷,每次刷牙3分钟。饭后3分钟,齿缝中的细菌开始活动,对牙齿产生危害。最后一个1是指睡前加刷一次牙,防止睡眠期间细菌迅速繁殖。
5 g/ P+ O4 f v8 t 还应该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牙齿的全面检查,并去除牙石。应该注意的是,去口腔科看病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告诉医生糖尿病的病情。因为高血糖时,哪怕是口腔内一些很小的伤口,都可能引来病原体入侵,引发全身感染。
% B5 y1 F# _ P. P9 ^2 n 每餐后刷牙,每半年到一年接受一次牙科医师诊断,清除牙石。$ R3 V1 V8 H& Y, H% ~1 W
& O* g. C* P) N! ~# D: y8 P' \
三、保护足部,选好鞋袜
* U: Q" n' r3 ?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而并发足部病变,因此应注意保护足部。足部护理的关键是要注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继发感染。在日常生活方面应注意:# P, t0 }. S$ U! A& X7 b
·选择合适的鞋和袜子。袜子应为柔软的棉袜,弹性不要过大,袜头、袜腰部分不宜过紧。鞋子应合脚、松软,每天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趾甲屑等。穿新鞋每次不宜超过2小时。不要穿人字拖鞋,以避免足趾间的摩擦。6 R5 ^0 K9 y. U! F; }
·每晚用温水泡脚,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不宜选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洗脚时要检查足部与趾间有无水疱、抓伤或皮损,及时诊治。& U% z7 u9 t" a+ k7 M7 o' u" T
! e, X% ?' L0 N" V8 K
四、调摄情志,缓解压力
o7 b6 j0 v: g# b! a压力是人体的大敌
5 o. l: w2 c9 L( Z' ~# }( f$ \过度的压力也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压力过大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抑郁、焦虑、急躁等因素常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病等发生、发展的诱因。因此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调摄情志,避免不良情绪,调节好精神压力。精神上的疲惫和肉体上的疲惫不同,无论怎样休息,都很难恢复。现代人应学会不积累压力,懂得释放压力。给您的建议是:+ `& s F9 `6 h: e, a
不论再怎么忙,一天之中都要有喘息、休息的时间。5分钟也好,10分钟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5 f8 v3 d8 T+ ?+ J·可以在办公桌上养一盆小花草。透明的玻璃花瓶,水中细细的沙子或是光滑的鹅卵石都很赏心悦目。
" O# _% _4 {2 Y! M·喜爱美术的朋友可以在办公室放几本画册或摄影作品,抽空翻翻。女性职员甚至可以准备一个小镜子,照镜子也是放松心情的好办法。·如果有可能,可以减慢工作的节奏。·做不完的工作最好留到第二天再做,如果一定要加班,第二天尽量休息半天。偶尔“懒惰”一下是长寿的秘诀。
+ I4 A; j* t& A/ k9 ~* ^·下班了,可以不必着急出门,轻轻地伸展全身,放松肩部。然后,向两侧、再向下弯弯腰,扭扭头,尽量活动一下所有想动的部位。5 ?# w! \3 C0 ?# ^% _6 |! y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解除一切有束缚感的东西,比如西装、领带、袜子、皮带、手表等,换上轻松舒适的衣物,为白天的紧张画一个句号。试着抛开一切,大字形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完全放松,好好休息约半分钟。- t: n8 r. ^. o4 K: t! ?6 P
慢工作,不做办公室“子弹头”慢工作,并不是拖沓、懒惰、敷衍、毫无效率可言地工作,而是指不要一味地埋头于工作,甚至成为办公室里来回穿梭的“子弹头”,要注意工作时的张弛法则,从而更有效率地工作。
/ G) h* u, y4 f& n7 v尽管还需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有空间,俗话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因而慢工作代表着更为自由、弹性的工作方式。那么,如何才能让工作“慢”下来呢?给您如下建议:
* B5 ?3 y7 o$ w3 f·按计划行动,明确的计划可以避免很多重复劳动。·为了快乐而投入地工作,“喜欢你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欢的事”,抱怨和心理负担只会增加内耗,浪费精力。
+ x# e# c" C+ Y+ l3 B" ^·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即使无法改变办公室的大环境,办公桌周围的小环境还是可以改变的。一盆绿色盆栽,一束鲜花,一副喜爱的风景画,一条游动的金鱼都会让你的心情截然不同。9 K6 V2 }, h# X* [0 R- Z6 _
·不要连续工作2小时。2小时以后不但工作效率会下降,得颈椎病、腰椎病和痔疮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0 C! y S* w: u2 e* ~
·如果为办公室内外无处不在的各种声音所困扰,可找个安静的角落或在原地闭目冥想,这也是彻底放松的办法。' g& {* Q) O* m0 N) s- I
·长期面对电脑的脑力工作者就更需要做眼保健操。! g0 c5 @# N8 r4 F `' I
·在办公室放些健身小器材,比如小哑铃、指力扣等。·按时进餐,并且不要用汉堡作为工作餐。5 K* R; f# ]6 s+ f: N% D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加班,尽最大可能,将工作和生活分清楚。
4 F/ _2 d( S. H9 M
; u% S S4 h. L7 ]( b" Q五、适当娱乐,放松心情
/ u+ ?$ Q4 D$ |$ G P娱乐可以修身养性,同时也是疾病康复治疗的一种方法。娱乐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愉悦心情;促进能量消耗,调节血糖水平;活动肢体,锻炼性格。娱乐活动多种多样,以下形式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选用,但需注意,室内活动要配合室外锻炼,不可过于疲劳,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量力而行。0 c0 w5 P; C, Y6 D+ B
音乐欣赏0 p: K4 e/ P4 \* r I$ H2 P
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的作用使人感受到愉快的体验,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消除紧张感,从而进一步调节人体内分泌的平衡,改善胃肠功能,以达到缓解症状、稳定病情的目的。( o# t' c& }0 ]3 w- K! ?
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曲目。要回避忧伤的、激烈的、过于激昂的作品。现代派乐曲,比如摇滚乐、爵士乐、迪斯科等;悲伤、忧愁的慢四步爵士舞曲、安魂曲,或尖、细、高调的音乐,或过强的音乐,都不适合欣赏。应选择或优美宁静、或轻柔舒缓、或活泼跳跃、或轻松明快的作品,表达收获、喜悦、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之情。* F4 x& ]" F! W/ W8 J# ^
品茗香茶; g$ [ d. [. H
我国的茶文化萌芽于三皇五帝时期,形成于唐,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茶文化与佛家、儒家、道家精神及学说一脉相承、相互融合,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歌舞等文学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品茗是现代人远离喧闹、清净放松的一种方式,又是提高修养、休闲娱乐的一种手段。在安静优雅、舒适整洁的环境里品味茶叶的清香,与好友聊天、交流,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因此,品茗香茶既能养生治病,又可以获得文化知识以及美妙的精神享受。
) Y0 O) a y, L1 y" a' m* C养花种草
# |( Z) P, c. y* {! v置身于芬芳、优美、静谧的花丛中,花卉的芳香能令人头脑清新、精神振奋,花香中的芳香油既能杀菌、净化空气,又能调畅血脉,使气血畅通。闲暇之余,赏赏花、栽栽花、浇浇水、松松土,阅读一些养花书籍,不仅可以放松情绪,消除疲劳,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对生活的热爱,这都有利于心情的愉快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0 p9 T" ?9 w, I书画欣赏
0 D" `% U% G# q' d3 _( u F练习、欣赏书法、绘画可以调节情绪、疏肝理气、平肝潜阳,当人们醉心于挥毫泼墨之时可以使情志得以调养,心神得到安宁,从而梳理紊乱的气血,和谐五脏六腑,祛病强身。可练习或欣赏书法或绘画。书法包括用毛笔书写的软笔书法及用钢笔、圆珠笔和各种特制笔书写的硬笔书法。可书写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及各种艺术字体等。绘画主要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国画,包括山水、花卉、鸟兽、人物等,有兴趣者也可以尝试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 O9 l% }: A. ]# G* f! ~* o# [5 d文学阅读/ Z/ O$ l' k# q) l! X4 f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抚慰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素质。从悠远淳朴的诗经楚辞,到精彩纷呈的唐诗宋词;从寓意深刻的名篇古文,到丰富多姿的近、现代文学,更有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学,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雨果、歌德……无一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胸怀、情感和创造。; b- _2 m" [# Q
当然,不一定要选择长篇巨著,可以选择文字优美、寓意深刻、轻松幽默的散文、小说、诗作等,内容要积极向上,不易阅读过分伤感的作品,杀戮打斗的内容对于胃肠功能不好者来说更是禁忌。2 G5 u$ B/ v# S
集藏疗法
8 S- r/ |- [! E5 `0 }% F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将集邮活动列入心理疗法的范畴,临床研究也证实,集邮活动可以降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对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有较好的疗效。除了集邮之外,各种有价值的收藏活动,如钱币、酒标等,有助于开阔眼界、生活充实,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从而改善胃肠功能。+ R6 U; G$ I& \/ X) `
温泉水浴8 x" F/ v0 G* i# X9 ^1 c
温泉水是一种来自于地壳深层的地下水,不同于一般的井水和矿泉水,以及江河湖海等处的地表水。它是带有一定地温、蕴涵特殊矿物质和气体的泉水,其中可以含钙、镁、硫、氡等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坚持温泉浴,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增强免疫力。温泉浴能够治疗全身多个系统的疾病,对于胃肠道系统来说,则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改善情绪、消除疲劳。; X0 S+ H) O& B
在我国,温泉浴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著名的温泉有陕西的华清池温泉、重庆的南北温泉、南京的汤山温泉、辽宁的汤岗子温泉等。( G3 m/ J" d+ S
可选择淋浴或浸浴,即平躺在浴盆内,水深与乳头齐平,水温37~39℃,静卧不动;也可选择手部或足部局部浸浴。同时应注意:①合并冠心病、出血性疾病以及年老体弱者禁用温泉浴。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温泉浴,并应有家人陪同。②空腹或进食后不久不宜入浴,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进行。③出浴时室温要保持在22~25℃,及时擦干身体,穿上衣物。④浴后要喝点盐开水,补充维生素。⑤出浴时不要过猛,要缓慢坐起,以免发生低血压。$ E |3 m0 F. o3 G
- {( q4 ~3 U3 g7 o2 r+ j
8 \7 ?5 C$ R- H/ N: [: Z' B患糖尿病后,如何旅游4 Z' Q* e- F' C1 b, w
·旅游前,全面评价自身状况,评估病情,是否适合旅游应听从医生建议。
& R4 W+ d4 t, o7 L( a* F·坚持饮食控制,不能吃的东西不吃,不该喝的饮料不喝,特别要杜绝酗酒和吸烟。
5 ~4 Y ^) B7 z: H·坚持平时的运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
3 M3 H' r- \. F1 O2 a·有时会因气流关系,延误机内餐;或旅行的活动安排,影响进食规律;故应预备糖果和食物,防止误餐或活动量大引发低血糖。- a* `& o8 k+ _. j |5 O
·按时服药。
( s; I( ~( k5 X3 v2 H·海外旅行时,为了防止出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返程日期变更,出发前需要准备足够的药物。可以准备预计使用量的2倍。并且,为了防止药物遭窃或遗失,最好分两处保管。旅行时携带的胰岛素不宜放入拖运的行李内,有时会因货舱的温度而结冻。最好放在要带进机舱内的手提行李里。' C6 P) R" j# g
·随身携带糖尿病患者卡,并记录使用药品的名称。万一发生药物的遗失,可以及时请当地医生开处方相同的药物。$ K3 \4 d3 C* @3 e) C
1 w: c) R" i) x/ q; J2 |9 Z5 y* N9 N' e# K9 B: @
六、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 g2 E: }6 V6 z1 t/ @% t0 A$ p人体是一间完美的房屋,房屋里的每个系统都在自动运转、自动修复。人体房屋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具有周期性与规律性的精密机器,生活有规律、配合自然周期运行,是最佳的养生保健方法。人体的养生保健,不但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每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 [# }; A) h0 ^2 O8 W" S& G子时——一定要入睡( U" q5 }0 o! _* f; ^
晚上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阴气最盛。阳主动,阴主静,因此最需要安静,所以子时睡眠效果最好。此时,经脉运行到胆经,是胆汁运作和骨髓造血的时间,是身体修养及修复的开始。胃肠不好的人要尽量早起早睡,在11点前睡觉,保证足够睡眠。清代的李渔说:“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强筋。”早睡早起有利于胃肠有规律的活动,从而防治胃肠病。子时不要吃夜宵,因其不易消化。
& }/ n$ \- h& e7 U丑时——平静睡眠
! y: c+ @+ f' p* K$ b- d; R凌晨1点至3点,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时间。我们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为人体进行清洗工作,此时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睡,过度压抑会导致气血不畅。
/ N0 d5 D: _4 l; s0 X寅时——熟睡0 `- Y' O, X4 f6 {( S. l: O
凌晨3点至5点,经脉运行到肺经,是呼吸运作的时间。肝在丑时将血液净化之后,将新鲜的血液通过肺送往全身。特点为“多气少血”,所以此时人体血压最低,体温也最低,脑部供血最少,容易出现疾病,应该小心。
/ }' i0 c/ l. n2 m! p, m卯时——喝温开水/ u3 ~- g% h8 a
早晨5点至7点,气血流注于大肠经,有利于排泄。此时最宜饮一杯温开水,稀释血液,促进肠蠕动,以在辰时排便。$ r' [3 G0 D1 @7 D4 ~) O: ^4 r
辰时——吃早餐8 g- s$ h: ]5 b' M+ j
早晨7点至9点,气血流注于胃经。胃已经空闲了一个晚上,所以此时一定要吃早餐,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营养配比,以给一天的工作提供能量。
3 n( [; n- e0 L& q+ o, E* E/ n. g巳时——理脾经& @. Z" Z$ w( E; S3 G% F7 d
上午9点至11点,气血流注于脾经,脾脏最为活跃。久坐办公室的人宜起身活动一下,喝一杯水。
: p, Q' O/ O# h: u" |. A午时——宜小憩
* ~7 | e& c6 x1 _上午11点至13点,气血流注于心经,是养心时间。午餐后应适当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要超过1小时。起来后要活动一下,以利于疏通周身气血。
6 K9 |, T$ i" S未时——消化功能最盛
+ Y4 I3 G0 |5 `9 a1 Q下午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盛。所以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点前吃完,这样才利于小肠在功能最旺盛的时候发挥作用,将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传至脾。
9 F2 y) ~/ D9 W7 t# V申时——补充水分以利尿+ l, _" A/ w$ c3 K
下午15点至17点,膀胱经值班。这一时段宜多饮水,是一天中主要的喝水时间。此时头脑清醒,适宜工作和学习。
7 `- J* E' x* P% e2 ?4 i' w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人体也会回报你。, V0 o E6 Z. s C0 C- z7 o% z1 z
酉时——稍事休息
5 i& ], j( v7 I' `$ V: [. q下午17点至19点,肾经值班,肾脏进入储藏精华的时间,此时不宜过劳,工作完毕应稍事休息。1 }6 Z$ |# t/ {! J
戌时——保持心情愉快
& r- u) `3 ?9 S4 C晚上19点至21点,气血运行至心包经。要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可过多、过于油腻,可轻微活动,如散步。此时也是脑神经活跃的时间,适宜看书学习。
7 y k6 V7 L* y6 L) @1 K亥时——休养生息
+ c- _4 T! C7 J9 ]& h: Y/ I晚上21点至23点,气血运行至三焦。三焦经主管人体诸气,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在此时入睡,则百脉得以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 ~" Q9 [; r; W! h$ f0 L七、食疗药膳,适时调补
! H0 J3 b5 M0 y& d, E0 H5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医食相通”的传统。在中医学中,药食互补、药食互用,药与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将二者结合起来,用来养生治病,是中医的一个显著特色。有兴趣者可以学习一些食疗药膳方面的知识,或者根据专业人员的建议,结合自身体质进行调补。
- j1 l) V/ C; d) ~八、家人配合,战胜疾病
# l; @. D; A3 O7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配合。医生不可能常在患者身边指导,家人的帮助、提示和监督是很重要的,可谓半个医生。在这方面,家人应做到:
$ F/ N) @. D0 ^8 f- @6 R' g学习糖尿病知识:
6 |" |3 ]+ l& M了解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认识到日常生活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作用。# L% J" D5 F. }9 s
了解患者病情:糖尿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变化大,治疗措施不尽相同,所以要了解病情的进展或控制情况,对症指导和监督。
+ Z" {) L$ v8 r4 {$ |% o配合医生监督患者饮食:根据医生的饮食处方制定家庭食谱,使患者的饮食达到要求。
: D u, D, A1 w9 C督促患者戒烟,少饮酒。督促患者运动:协助、监督患者运动,或者与患者一起运动,并保护患者,防止其受伤、发生低血糖等。5 e+ ?( ?" X; B
照顾好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帮助糖尿病患者树立健康生活的原则,而不是强行要求其改变原则。0 Y9 l) ?0 R6 O0 u8 G
了解必要的糖尿病急症处理知识:血糖不稳定者,有发生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的可能。使用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也可能因为药效过烈,一下子发生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家人应该了解这些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一旦发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处理,以缓解病情,同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