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49.7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598
|
一、酮体的生理功能 / E7 S+ `" A! m: Q+ n* \9 r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也是生理状态下机体除葡萄糖、脂肪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1 ?; {' d1 h' T' }* X4 g. w
正常情况下、进食后,由肝产生很微量的酮体,循环中代谢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和脂肪酸。但是在禁食状态下,酮体迅速成为体内主要能源之一,特别是大脑的重要能源,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利用脂肪酸,而机体的能源主要是以三酰甘油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而以糖原储存的能源很少(只能维持<24h能量需要)。大脑只能利用由脂肪酸转变的酮体作为能源,从而保护大脑在低血糖时不会引起功能受损。β-羟丁酸在饥饿状态时可以减少尿素氮的排出,显示在饥饿状态下,酮体能够保护肌肉避免发生分解和防止长期负氮平衡时的恶化作用。所以酮体对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有直接抑制作用。虽然饥饿时β-羟丁酸、乙酰乙酸的产生具有有利的生理作用,但是大量酮体堆积却是非常有害的。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均为强酸,当酮体的产生率大于利用率时,代谢性酸中毒就会发生。8 V# k. ?5 e( S7 b
正常人生理状态下体内酮体含量很少(<0.6mmol/L),不会引起酸中毒,只有当胰岛素严重不足,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大量释放出来,当血液中的酮体水平达到3~5mmol/L时,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S! p5 x- R3 i \# J& J
二、尿酮体, X Q0 d! n- O/ j
血液中的酮体(主要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浓度超过肾排酮阈时,酮体从尿中排出,尿中出现大量酮体,而丙酮随呼吸从肺排出。% l# \: X- S* R' I7 _
1. 参考范围 8 g* ~ b2 i$ | Q) g9 r" x
将尿酮体试纸浸入尿液中,约1s钟后取出,2min后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板对照,即可得出测定结果。$ m' i: h$ s; p, E1 N# h/ v
结果判断:
4 T8 j1 W; v8 C% J( h2 [试纸颜色呈淡黄色,表示尿中无酮体;4 ]; c; h& x7 ^8 D! K; @& m5 V. E
呈深黄色,酮体1个加号(+),表示尿中含酮体0~15mg/dl;
2 N! f, h8 M- |" f& R/ j/ t* {呈淡紫色,为2个加号(++),内含酮体量为15~40mg/dl;, x, a4 ]. ^( b
呈紫色,为3个加号(+++),内含酮体量40~80mg/dl;' Q& ^+ c* y+ ]1 l( T
呈深紫色,为4个加号(++++),内含酮体量80~100mg/dl或以上。
: B9 k& u6 W4 e$ r3 |2. 临床意义- F' k& k) }! C6 ?4 M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9 h. U& }# F7 h; g- J
# h$ o/ ?& C5 U3 r8 h2 H) Z1 ^& u' e; ?' k0 K
# y2 d* p2 i2 d;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