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49.7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598
|
热量的相关概念' Q @+ Y/ u9 P; X5 @4 j( ^4 p4 n7 n* J
涉及到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和概念,虽然这些名词、术语对一位非医学专业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过于枯燥、乏味。但这些却是科学、勇敢面对糖尿病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将食物看成能量、营养成分(维生素、糖类等)的组合是令人感觉煞风景的事,相信没有多少人在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时这样联想;但对于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生命、疾病的人(如医学专家)而言却是必备的素养;同样,也绝对适用于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既使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这样做。比如,一位60kg重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多吃15g糖,血糖就会增加100mg/dl,需要7.5U的胰岛素去转化它。合理控制能量的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首要原则。
+ K' t' Z9 j. G+ V! k3 k一、基本名词释义
3 D0 I, ?0 x+ O能量又称为热能、热量、热卡;包括热和能2种。在体内,能量维持体温恒定并不断地向外环境散发,能量可维持各种生理和体力活动正常进行。能量单位,现国际上通用焦耳,营养学使用的是其1000倍单位,即千焦耳。有些国家仍继用卡和千卡;我国以前规定用千焦耳,或千焦耳、千卡同时用;目前可以用千卡单独表示。
& i+ s4 O4 Z3 M5 X1. 卡(cal)、焦耳(J) 卡(cal)是热量的单位,1cal相当于将1g水在1大气压下由14.5℃提升到15.5℃所需的热量。焦耳(J)是表示能量的单位,1J相当于使用1N的力在力的作用线上使物体行驶1m所做的功。由于1卡是很小的热量单位,所以营养学常用的表示单位是用每1000cal来表示,简称千卡、kcal,1千卡=1000卡=1000cal。
1 A, Q: Y2 G! }8 v7 |9 h2. 换算关系* E/ `0 D' c3 O2 m1 C8 \3 b
热量以卡为单位时与功的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相当于单位热量的功的数量,叫做热功当量。英国物理学焦耳首先用实验确定了这种关系,将这种关系表示为:(1)1cal=4.184J即1kcal热量同427千克米的功相当,即热功当量J=427千克米/千卡=4.1840焦耳/卡。目前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热量、功统一用焦耳作单位,热功当量已失去意义;但在我国惯用千卡、卡。功热当量是热功当量的倒数,它等于0.24卡/焦耳。(2)1J=0.239cal。 R; U8 A9 ^; J( u, K
二、食物的热量值
: o1 j+ o' ?0 K体内的能量是由能量物质不断氧化分解产生的。食物及其生热营养素所产生能量多少,可用测热器进行精确测量。其原理是:无论在体内或体外,食物或生热营养素可完全氧化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将被测样品放入测热器燃烧室完全燃烧,用水吸收释放出全部能量。在常温常压下,每1ml水升高1℃,需吸收4.18J能量,记录水质量和水温变化,可计算样品所释放能量。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和生物热价(体内氧化时释放的热量)。因食物生热营养素不可能全部被消化吸收,且消化率也各不同;消化吸收后,在体内也不一定完全彻底被氧化分解产能,特别是蛋白质,产生某些不能继续被分解利用的含氮化合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故实际应用时,生热营养素在人体内产热按下列换算关系换算。
$ n& t2 {2 X9 m: X1 }! d1. 每1g糖类为16.7kJ(4.0kcal)。
- `& R+ t" I5 Q. a, @3 ~2. 每1g蛋白质均为16.7kJ(4.0kcal)。9 z( \' l/ g4 V$ g& u: o& S% o% k
3. 每1g脂肪为36.7kJ(9.0kcal)。
% I8 M l+ L" ?. [! Q* I4. 每1g乙醇为29.3kJ(7.0kcal)。也就是说:蛋白质和糖类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后所产生的热量值相当;脂肪所产生的热量值则较高,为蛋白质和糖类的2.25倍。; P6 M; o% s% |" B
三、体重的标准5 O0 @8 B$ d1 R: `1 I0 z
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多少和自身的体重有着很大的关系,身体重(肥胖)的人做同样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要>身体轻(瘦)的人所消耗的能量。所以在确定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要食用的食物总量(总能量)时,必须对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体重、身高、生活及工作性质)做必须的了解。
# a7 k V% k5 ?3 i$ C( f1. 标准体重 & [" _; ]$ J4 r# [
标准体重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目前是超重、肥胖、正常还是消瘦,也是计算每日所进食的量的统一标准。总能量确定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理想)体重为宜,标准体重简易计算公式为:0 h, [0 c' O' N# ? B; ?& [# p
(1)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值(cm)-105;1 n" ?% Y8 V/ H, m2 W
(2)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值(cm)-105]×0.95。举例:如某男性身高175cm,那么他的标准体重就应该是175-105,等于70kg;如某女性患者身高165cm,那么她的标准体重就应该是:(165-105)×0.95,等于57kg。
# x6 t: i6 V1 R; @) ?) P2 p* [3 Z2. 差异体重 ! M" G5 N; }+ [* S# w( c0 z
实际情况是,人们的体重不可能总是理想的、标准的,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z+ g# N5 R3 {6 q' S* U
(1)消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之15%;
4 c: d, H! Y' Y: _, C2 S# S0 y' _# F(2)正常体重: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 m- {6 h& y! h% O f(3)超重:实际体重>标准体重之10%~15%;
$ x6 Y' f+ f3 _$ U& P' e" |# R(4)轻度肥胖:实际体重>标准体重之15%~20%;; F4 V( h) X, q# i+ I
(5)中度肥胖:实际体重>标准体重之20%~25%;7 i3 _4 f' s9 A9 U) ]# g& ~
(6)重度肥胖:实际体重>标准体重之25%。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20%则为肥胖;超过标准体重10%为偏胖;低于标准体重20%则为消瘦;低于标准体重10%为偏瘦。您可以依据以上公式。大致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超标了。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体重的方法还有BMI、腰围、和腰围臀围比。
! I- y, |. g; E4 m8 D四、体重指数
+ y) u1 H: \ x. p( W) B D& \体重指数又称体质指数,以BMI表示。其计算方法:BMI=实际体重(kg)÷身高2(m2)。各种国际机构对肥胖的定义——WHO(2000 年)推荐根据BMI诊断超重、肥胖的标准1 d* [' K5 T: g U& h9 ^; X
各种国际机构对肥胖的定义
) ?- P( _2 E7 [5 p0 K
6 f7 \) ]8 A) Z6 L8 R) n7 P/ ^WHO:世界卫生组织;NCEP-ATⅢ: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报告;IDF:国际糖尿病联盟;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BMI:体重指数;WC:腰围;WHR:腰臀围比。
; l) S U3 P- r* R, p/ S: o( z c" Z" G5 r( F0 b) R+ C* |8 \
WHO对体重的判定标准
8 l, {( w7 O3 p/ }3 a. Y
$ p; U6 ?6 |6 j* D0 d9 H五、腰围与臀围" |# V* m2 \3 Q; u
1. 腰围的测量方法
) i' a* {% g' I5 N2 ^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cm,使体重均匀分配在双腿上,测量髂前上嵴与第12肋下缘连线中点,或将带尺经脐上0.5~1cm处水平绕一周测量腰围。肥胖者应选腰部最粗水平用带尺绕1周测量腰围。臀围:用带尺绕臀部最突出点测出身体水平周径。
) ^3 e: z0 c6 y/ ^2. 用腰围(WC)判定肥胖 7 N" u' c5 R) m; t% n# m) w4 ~
当腰围日益增粗以腰围判断是否有腹型(内脏型)肥胖最简单。IDF关于代谢异常综合征的定义中将男性WC≥95cm,女性≥80cm定义为腹型肥胖。上海社区5628个人参加的群体的调查显示我国男性腰围平均较女性粗5cm,男性WC高峰值为:(82.38±2.0)cm;女性为(77.57±0.18)cm。我国由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牵头,国内13家协作单位参加的为时15年对我国6.2万人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的体质指数>24kg/m2即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也为肥胖,因为在此标准之上的中国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多。' I: z. d6 z) w( k$ m
3. 腰围和臀围比
7 Y( [/ x3 K3 }' a+ J用腰围和臀围(WHR)比也是判定肥胖的常用指标之一。腰围和臀围:男>1.0,女>0.85,提示为肥胖。上海5000余人的调查显示如男性WHR≥0.96,女性≥0.85也可以诊断肥胖。
% Y W8 v2 A) Z b# N3 |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