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患者人数约1.3亿。虽然糖尿病常见,但是大家对于糖尿病还是有一些误解,那么如何破除误解正确认识糖尿病?如何防范糖尿病?跟小虹一起探寻答案吧~
' d) Y1 q# a3 t
" O* f- d7 q8 z3 Y3 M什么是糖尿病?
7 f/ Q+ S/ c* V3 N# o
: N, x9 s2 @6 a0 L5 Z+ B' G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的现象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缺陷受损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或两者兼有的情况所引起的。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0 {6 P; ?5 f$ P) _
# W- J8 l* n/ |4 i4 [" |/ r- `$ W+ \8 t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 i2 e1 z' [+ q ~( e0 t6 C" S. m/ b2 v# ^
生活中或许你听到过这样“少吃点糖,当心糖尿病找上门”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支撑。科学研究发现,糖分的摄入与糖尿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的吃糖。因为如果长期摄入过量的糖分,如吃过甜的食物或者含糖的饮料,那么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甚至会引发代谢疾病。# r$ B$ k" _/ }+ U. f
p g, Q' ^5 c ~: w7 @9 ]% n+ I同时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说,相较于健康饮食的人群,长期摄入过多糖分,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会显著上升。因此虽然糖分能带给人快乐,但也要吃糖有度。) Q$ ]8 K- d$ h; |/ m# k1 B+ X* m2 D
. [6 x5 J O2 N
家族有糖尿病史,孩子也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8 b$ _% B( Y6 A0 L0 N7 |7 R: i3 ^% R. E
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父母或家人患有糖尿病即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会高于没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但这不代表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因为除去遗传因素,中国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从进展为糖尿病。如果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能在潜在风险期内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注重饮食健康,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少吃多盐多糖多肉的食物,同时避免熬夜,保持良好心情,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在此帮助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可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R% H5 q4 N+ Z+ ]# P+ x" [
_" r. c! @" d& g f
需警惕“糖前期”
3 H: [* j, ~7 Y: M h7 F* m9 j: p# `: Z" ~& i0 P
“糖前期”顾名思义是指,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糖代谢紊乱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糖前期”一般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空腹血糖偏高(也称空腹血糖受损),其血糖介于6.1~7.0毫摩尔/升之间;二是糖耐量异常,是指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偏高。0 d+ [: T: s( ^" p
, ^" a2 D/ n. J B( y
糖前期很容易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的情况,什么是反应性低血糖呢,举个例子就是人在饭点时还没吃饭,出现明显的心慌手抖头晕,但吃块糖就能缓解。此时就意味着体内血糖有大幅度的波动,这也是身体的警报。但要确诊还是需要去医院做OGTT实验,也就是糖耐量实验。如果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则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5 P# p f1 E$ @! q% u+ a
7 p2 X4 B8 Y; ^' ~糖尿病一定伴随并发症吗?; P1 \) l6 k1 L: D' W$ V2 Q) P# _
1 Q8 ?: n/ T. j8 I
并不绝对。糖尿病患者在科学运动配搭合理膳食,并遵循医嘱管理血糖的情况下,多关注血脂血压的指数,将各项危险指标维持在正常水平上,那么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甚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j/ ?- ^/ X. m* J9 e6 j0 b8 Y8 R' o& Q. E- `1 |1 w
已经得了糖尿病,运动还有作用吗?
! o( V4 t) p! G$ e1 x2 F) \ F
运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可改善健康状态,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合适运动。患者应咨询医生,评估自身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在低血糖频发、血糖剧烈波动、急性脑血管病等并发症严重阶段时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2 u E6 k; x' Q0 w: p4 U9 ?1 ?. }) |4 C) o, F
运动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血糖变化,尤其是防范运动后的迟发的低血糖。锻炼宜以有氧运动为主,并配合平衡训练和抗阻运动。根据医嘱选择适合自己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 D4 @' v' \4 R& [7 g! {" C' j) i! J ]% N
日常血糖监测需注意什么?9 X- f7 J5 E( l; S6 [
, g# a5 [) X1 ~5 Z! i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的血糖监测是十分必要的,需注意几个血糖检测的时间点。
( P' S) ^8 e2 z! l" `8 l
( K) y$ ^+ N: a(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后(至少8小时未饮食)于早餐前所采集的血糖值。这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K( q& k( |6 G; s: l# Q9 X) K4 l f4 G
* e+ x S4 K2 o2 i8 {4 l9 l
(2)餐前血糖:指饭前所测的血糖,此时的血糖值是用药的参考数据。
* ~2 J. x% v3 w: O9 m, u+ v& R" V* E2 h4 M# l
(3)餐后血糖:指三餐后约两小时所监测的血糖值,代表着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水平。此数据通常与餐前血糖相比较,数据波动越大,则与大血管并发症关联的概率越大。
% ?2 Y- a- f, Z3 i6 m F0 F W2 p. ~9 N5 @" x' C9 R
(4)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刻所测定的血糖值。4 c2 R7 a9 y/ }5 ^( E9 k9 C; `
$ }) u, i. B' ~- S较为推荐的血糖监测是全天血糖谱的测定,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5点法(空腹+三餐后+睡前)或7点法(三餐前+三餐后+睡前或夜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