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 积分
- 7197
|
0 \# a- r& O9 O* g 对于糖友来说,冬季天气干燥,是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的时间。而这种并发症治疗起来不仅花费相当高,而且效果也不怎么理想。冬季是严寒的季节,有些糖尿病并发症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中老年患者下肢及足部症状会加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引起,所以要特别注意。
: e$ S+ ]9 L' c) z+ z8 `
7 k2 M3 @- X+ V" j/ y1 \ 糖尿病足的一些早期症状3 P, ]/ y0 r. l6 Q
0 Y* ?- |0 T6 |* ?4 m$ C
众所周知,糖尿病容易诱发足部病变,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最后有的需要截肢。这些足部的病理变化,统称为糖尿病足。
/ b( j. H6 O9 w S) ]% B# N- R% K% |* Q( ]/ {
糖尿病足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病。冬天天冷,血管收缩,也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足溃烂离他甚远,其实看一看这样的数字很可能令我们触目惊心:约15%-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其中33%会因下肢缺血坏死面临截肢。病程超过10年,又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或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足重点攻击的对象。
6 P/ |9 s- b& @; h
" T, N! f' r1 F& o1 R! Y 为此,若你出现以下的症状,如感觉到下肢麻木、刺痛、脚底下有踩棉花感,以及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发暗、色素沉着、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就要想到自己是否患糖尿病足了。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用些药物抗感染、局部清创就可以了。而病变严重的人多伴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单纯靠药物治疗就不行了,还得配合外科手术。
6 g4 ]# P: b' }# [
9 c3 t7 r3 z4 {3 V/ e" D9 p- Q. c 冬季预防糖尿病足注意六件事
, c5 l# G. [7 V" d* t {. s% s. ^
/ |1 I: X8 Z! k: S9 ~0 P' K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的季节。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一些糖尿病足的知识,以防在这个高发季节受到糖尿病足的侵害。下面就来看39健康网编辑介绍的几条冬天防护糖尿病足的小知识。7 `- h! R/ S3 a+ d) W
: m+ M8 h; O& W; _& u 1.冬季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不要光脚走路,可以穿厚一点的保暖袜,但袜口一定要宽松,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鞋子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透气性,如果鞋子不透气引起脚汗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的机会。另外,鞋底、鞋帮一定要柔软,不要穿尖头或高跟的鞋子。平时还要注意修剪趾甲,穿鞋袜之前要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尽量使双脚不受伤。9 y. @4 S. K) p! d8 n t: r" v
; B A; }: E1 ~3 m/ ^( ] 2.糖尿病患者用热水泡脚时也要特别注意,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导致局部感觉迟钝,所以泡脚时一定要测好水温,以免烫伤。一般建议水温与体温相当,不高于40℃为宜。6 S0 P" ~9 _! s! k
% ?0 [: K4 r; X1 a: A
3.进行适当的运动,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散步、快步、原地踏步、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等运动,每次30min。运动时以不感觉足部疼痛为宜,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 U$ Q* q+ v# J0 d" P" O" r$ A
7 F; t( i2 j! @ e/ v9 G$ \) m
4、 平时注意抬高患肢,尤其是睡眠时更应注意下肢体位,确保下肢血液运行畅通无阻,利于下肢代谢产物的及时排除;5 e. U# \' K& J' H: f' Y
) J, R* B. z7 ?' B% C r9 T 5、鞋应该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鞋尖宽大鞋头距足趾有一定距离,不挤压脚趾,大小合适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