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 积分
- 7197
|
糖尿病是健康隐形杀手!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只要适当减重,不仅能让血糖控制药物效果明显,更能降低并发症,不过,中广“苹果型”身材的肥胖族群,更要注意体重控制避免糖尿病,且需针对个人情形,给予适当治疗,才能稳定血糖、避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的出现。8 c: ?: C6 L5 c6 B/ w3 |* m
: C. @- G; @! X: |) u 医师蔡世泽在新书《糖尿病疑惑10大名医解答》中指出,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根据统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人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的问题;临床发现,糖尿病人只要减重3至5公斤,血糖控制药物的药效就会明显提升许多。) ^; b4 ~1 x7 l, n8 I& w
) L! k- D h4 V3 _/ h( h, C
内脏器型肥胖的人小心罹患糖尿病
; [* H$ N) Q5 a
6 O- a2 w$ |( e# J 当然并不是所有肥胖者都会罹患糖尿病,例如,日本相扑选手进行体检,绝大多数都很健康,尽管他们体型硕大、肚腩凸出,但因为属于皮下脂肪肥厚,而非体内脏器肥胖。以肥胖的型态而言,中广的“苹果型”身材,常是影响健康最大的脏器型肥胖,更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L4 g+ ~' N6 h1 k. U
9 f% P9 Z# u6 n, H' X+ |
有效对抗糖尿病 饮食、运动及药物三管齐下/ ]% {) ?5 G. [$ x7 D* a4 @
/ m" z, g0 C8 G4 e/ t
建议治疗必须饮食、运动及药物三管齐下;饮食治疗,就如同药物治疗一样,并非单靠1种方法或1套食谱,就能适用于所有患者,必须依照患者个人的病况、生活习惯、糖尿病控制目标、患者的意愿等,设计1套最适合个人的营养治疗计画,才能有效对抗糖尿病。6 q5 G& z, G% n
" |: H3 }, c9 v( \& b
蔡世泽医师强调,临床医学发现,身体的BMI值越高,糖尿病的盛行率就越高;此外,糖尿病未能好好控制者,常会引发心血管疾病问题,因此“减重”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有很大助益。
8 ?+ k9 E( q$ L* s; z5 m2 o
6 W" D% |, {0 J* a. R, J 病态型肥胖患者 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1 `( p# Q7 ~( a% k2 E1 v
) g1 E& T: F' ` Z' @3 W7 H0 Y
特别是对于“病态性极端肥胖”的患者,如果进行适当的代谢手术,患者的血糖都能获得很好改善,血糖控制也因此变好;有些糖尿病患因为病态性肥胖,BMI值高达35以上,此时可藉由手术来降低体重,有效降低血糖。
Z; U( U! x6 [8 e# q: d& W( W% A8 w$ n7 ~8 l$ h" X0 D. h
医师提醒,凡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罹患代谢症候群,含腰围粗又具血压高、空腹血糖值高、血脂异常等,或是有妊娠糖尿病史,或生产过巨婴的妇女、空腹血糖值高(大于100 mg/dL)者,即属于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 D6 D h; u; O- r o) x
+ o+ a: G0 W2 m6 a7 I 如果属于高危险族群,加上年纪越大,罹患糖尿病的机率也越高,所以,更要落实健康的型态生活,注意腰围、血压、饮食、运动等,定期参加糖尿病筛检,以期及早发现,高风险项目的后续追踪也同等重要,如此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
1 p! v, z/ B; B; c
1 q/ B1 C$ u- y x5 ` E 医师提醒:
: S% ?. E/ {3 _' P; s/ s: x0 v8 z! u7 R8 z9 ]! k% _( t
除了肥胖外,吸烟与长期压力都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因此长期治疗糖尿病,需依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治疗,才能把血糖控制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地,对节省医疗成本也有很大的帮助。! ~* e8 Z7 \! d) H; H: ~! j; P/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