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季是个难熬的季节,严寒带来的生理变化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其病情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糖友在冬季要多加防范,避免发生意外。' j* s0 \- w2 z s+ _' Q8 q' w
夜间低血糖
6 K7 z' k7 \$ s% z+ x" g* c5 G( C 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患者都经历过低血糖,也知道低血糖的危险性。寒冷的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00-3:00,除了出汗、心慌外,头痛、乏力也是夜间低血糖的表现,这些往往会被糖友忽视。
/ R' K5 K. n: B' H) ? 为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糖友可在睡前监测血糖,并吃一些可缓慢吸收的食品,如一杯酸奶或低脂牛奶、一份水果、几块饼干等。如果进食较少或胃肠功能不好时,要减少降糖药或胰岛素的量(减量前需先咨询医生),这样就能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1 D- L; A& M) X0 Z4 K青年 女 饼干 吃东西 冰箱 饥饿 夜宵_14058938_xxl) O) b9 c5 ]$ ~# m& ]6 q: g
9 ~7 ^' P5 M I% b
心脑血管病: G% n. A, p/ g" a
冬季之所以频发心脑血管疾病,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寒冷,会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增多,而机体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变化,会通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方法保暖,较少散热;另一方面是冬季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碰上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更会使人体的血管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即出血性卒中。另外,当人体中的水分相对不足时,血液就会浓缩,黏稠度会增加。尤其在夜间睡眠时,人体血流缓慢,更容易引起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 z' R5 D( @1 e, F" h0 \2 @5 D3 j; a% n7 ^. P% s1 q
此外,许多老年糖友都有起夜的习惯,有时还可能起夜多次。这时,如果起床太猛,会引起血压波动太大导致晕厥,还可能因夜间黑暗看不清,导致摔倒或撞到硬物而受伤。而夜间起床动作一定要缓慢,起来后先开灯,在床边坐一会儿,然后再下地活动,走路时可扶着床沿和墙壁。 C9 K4 r) `# @& A
因此,糖友在冬季应加强防寒保暖,合理调节生活起居,做好自我预防保健工作。控制好血压、血糖,避免紧张、忧愁、焦虑等不良情绪,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