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2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1115
|
糖是构成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主要的作用是为人体的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发生低血糖症时,机体缺乏能量,就好像汽车没有汽油一样,很多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特别是发生严重低血糖时,大脑由于缺乏葡萄糖提供能量,会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甚至会出现昏迷。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糖症,其脑细胞可出现永久性损伤,甚至可能成为植物人或直接死亡。因此糖友们一定要重视低血糖。% Y& H1 A) `9 y1 H* _- D3 B! q
& M( @& X% p9 T2 E% G
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
$ ~6 u6 d' h$ m+ R R: O- X6 |
$ U+ }- f$ P# w- K* w( d2 d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心悸、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等。
3 ~; K0 X+ w9 z. v; u ?
: h$ Y* E) H/ k2 |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识别力逐渐丧失、吐词不清、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甚至抽搐、昏迷。糖友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 T5 S3 N2 F0 s
1 K$ X2 y6 j- ]( C还有很多糖友会说,我低血糖的时候什么症状都没有,或者吃一点糖就马上好了,对低血糖根本不在乎,但其实,低血糖时无症状是低血糖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所导致的,比有“预警”的低血糖更可怕。& W) @& c: s9 {7 b2 a/ O
% Z4 n/ n8 p- Z! H
常见原因有哪些?8 }/ h9 k4 a i! g2 U1 `( q
2 P% M1 U+ s* u! {1 m) [5 z8 h0 L/ g- c
说了这么多低血糖的危害性,那么到底该如何预防低血糖,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 l% n6 h* b6 }4 A1 M0 e: c3 K& [8 J
; }4 C5 {( W& X+ A1、胰岛素使用不当,是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最重要的原因。①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减少;②注射部位和(或)深度不当。③随意增加胰岛素剂量。# j) n9 u1 E/ m7 W: d
+ W! Y3 ~" Z$ |1 |6 f- T
2、脆性糖尿病。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极不稳定,在胰岛素剂量变动很小甚或不变时,血糖有时很高,有时则出现低血糖。
# u ]8 i& w D/ l2 x( J( ]4 W$ \2 [; C7 v5 h0 Y
3、胃排空延迟。有很多糖友会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进食后食物不能即时消化吸收,导致药物和进食不相匹配。
, E. A& {! n' ~0 n% q6 t8 z
9 N* j+ F" z% R5 j6 M9 F4、运动过度。
3 {: |1 ]6 R0 e
* l. X3 V6 r) s7 j: p5、大量饮酒。饮酒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同时,还会阻碍正常的低血糖警觉症状。
+ Y2 o* r6 c6 b4 b/ |! R; r) s7 ^9 M) E6 E
6、2型糖尿病早期。早期2型糖尿病因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于餐后3~5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又称为迟发性餐后低血糖。7 q8 z& u( Q' W8 E5 K: o
( T& J7 r$ E! ~# U& e' i0 b7、合并肝肾功能损伤。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易造成降糖药物蓄积,从而引起药物性低血糖。肝脏受损时导致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出现空腹 K! a3 Y2 y+ ?, ]
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3 \- j* N& g: |2 N
n1 g) r# Y" A6 u低血糖:防胜于治! `; b& b2 E) g, K4 T
4 T9 F. c) Z& L对糖友来说,必须遵循的条条框框比其他人要更多,对于预防低血糖也一样,否则极易造成意外事故,那么怎样预防低血糖呢?, @9 i) q9 h1 w" M) E% ~; R
$ T% f/ d" A9 o! p! V+ N" s1、糖友的生活必须有“规矩”、有规律。饮食不仅在于吃什么,还在于吃的时间要规律,不能随意变动;运动要有计划,做到适量、规律的运动。
% v }8 j) J' A9 o, @
8 @* U' \! w' Q* E1 T! R+ s2、如果进食减少或发生了呕吐、腹泻,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 u i0 i% ^7 G6 s! `: {
+ Z3 E2 E; c( o8 K E0 V3、不仅仅是糖友,糖友的家属也要牢牢记住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简单的急救方法。+ s; T& h( \ Y$ e# B7 ^& C4 c
1 R% s0 B! m6 F
4、外出活动前应先测血糖,告知家人活动时间和地点,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备用;随身携带写有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的糖尿病保健卡,以便发生意外时获得帮助。
7 X4 r( i N1 [, @* D% ^6 d0 l- U: X" H9 t) c ~5 }
5、对于病程较长、曾经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患者或反复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那么加强血糖监测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6 O( U; E& X/ s; n5 \0 H
: _: f1 Q2 f7 V% ~: }6、老年患者血糖不可控制太严,空腹血糖在7.0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0即可。
' D& B/ T, P) S# B" q2 f- J2 Z0 N' D9 P1 \7 h7 R3 I
7、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监测血糖,只要是和自己以往的饮食、运动习惯不一样,那么都要注意监测血糖。定期就诊,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做到“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5 q4 h$ E: _' a: m* `! j g9 A
, Q5 s0 x- }( G! e4 `* [8 v高血糖对身体有害,低血糖同样对身体有害,糖友们一定要提高对低血糖的重视程度,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f& i. S' M' ]$ }6 H* a9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