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 积分
- 7197
|
本帖最后由 医生 于 2014-7-14 06:48 编辑
( @9 R [9 J6 k Z0 }( I4 C1 _7 N' Z/ V7 X
王女士今年41岁,身高164厘米,体重70公斤,两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就服用医生给她妈妈开的降糖药(她妈妈早在10年前就得了糖尿病),在没有严格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吃了两年,可血糖却一直没有降下来(空腹血糖一直在12.Ommol/L以上),有些害怕。近期总是感觉腰背酸痛、疲乏无力。日前,医生给她做了系统的检查,从化验结果看,她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并不低,空腹19.7U/m1,比正常值还要偏高一点(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15μU/m1),口服75克葡萄糖后1小时胰岛素水平是85.1μU/mI(正常值是空腹的5~10倍),其胰岛素也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需要增加对胰岛素敏感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王女士又注意了饮食和运动的辅助治疗,调整治疗才三天病情就有了改善,而且浑身都感觉有劲了。 " u& ~% |7 l8 Q2 s, S
专家解读; e3 d7 W q6 `' x, }$ b* [ |% v
王女士在知道自己血糖高后,没有经过正确的检查来判断自己所患糖尿病的特点,也没有咨询糖尿病专科医生,就随便服用了降糖药,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因为她的情况和她母亲不一样,所用的药也不会一样。另外,王女士偏胖,这种情况下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 S* l/ k3 N( t
胰岛素抵抗提示存在代谢综合征
4 o- d" e- o; L4 I" |0 x0 O 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来是比较胖,一般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一部分人还伴有高尿酸血症。从化验结果看(胰岛素释放试验),这类病人往往胰岛素分泌量是比较高的,有时比正常人还要高,可以推断出患者有胰岛素抵抗。但是有一些患者到了后期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高了,同时又有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7 ?7 ~6 T9 A& d: U6 J" L
药物治疗首选胰岛素增敏剂
. D8 z/ L5 H- P) z 一般来说改善胰岛素抵抗首先要从根本着手,在选择药物方面首选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比如胰岛素增敏剂,临床上常用的太罗就是这一类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工作效率。" L: ?. t ^/ O8 ~! S+ C- g* I
因为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肥胖,双胍类药物既可以降血糖又可以控制体重,所以还可以考虑双胍类药物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应用,如太罗(每日1片)和二甲双胍(每日三次。每次1片)。此外,如果患者胰岛素抵抗比较重而且餐后血糖比较高,可以合用糖苷酶抑制剂来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 ?& }* l: o# \+ p4 g. ~; {$ b 联合用药的几种组合方式' V3 a- W% A! \2 G; B3 z- i
对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互相取长补短,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具体应用要根据患者的情况:
, P: n2 J/ N4 z$ X ①患者虽然有胰岛素抵抗,但是血糖增高不明显,只是轻度增高,这时候往往运用一种药物就可以了,一般选用胰岛素增敏剂(太罗)就可以使血糖控制达标;
, m% _: X! ]9 _9 ]# ^/ h3 U ②如果既想把血糖控制达标,而且还要减轻体重,可以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加上双胍类药物;
$ k' p+ D: z4 H+ d" p2 g6 Q# U7 t- h& l% J; x9 o' P' }
③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增高明显,用胰岛素增敏剂加上双胍类药物更合理;
3 N! T% H- W$ D2 t. M7 t ④如果患者餐后血糖增加明显,空腹血糖基本正常,可以用胰岛素增敏剂加上糖苷酶抑制剂。
2 l5 }2 R$ H" F% e% B! o- L0 n, q 随着近年来胰岛素增敏剂的大规模临床应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属于糖尿病中比较容易治疗的一种类型。因为这类患者体重大多超标,胰岛B细胞功能尚可,这时候若以胰岛素增敏剂为主联合用药,并配以运动和饮食治疗是很理想的。6 s9 u$ c. f6 i" e1 T
7 Y, _1 o- ^ t+ g: w,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