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有的糖友食会出现欲正常或者食量增加,但体重反而减轻的症状。很多人不明白,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肥胖。那么,糖尿病人变瘦的原因是什么呢?/ \3 z K6 S& [! E" ^7 c' N
h) h3 a n$ V5 u
1、低蛋白饮食3 w, E- ]- M( e4 a- ]
( V1 F% b I1 D1 V 南京爱轻体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指出人的身体需要正确数量的蛋白质,摄入正确数量的蛋白质对于身体健康和舒适很重要。长期低蛋白质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得各种并发症。为了维护人体肌肉、组织修复、各种酶、血细胞等代谢的需要及抗病能力,每个人都必须保证足够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
- G8 ~, g5 N/ l- _& G2 N: F5 ^4 |+ b/ V* S. c5 ^8 M
2、血糖控制不良2 e- A2 F$ M; m S# o( w
) H; V8 C( {: v+ H 尤其见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无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所导致的。身体总是需要能量的,不能用葡萄糖就只有消耗脂肪,于是造成了突然消瘦的原因。
8 R9 P) g: N4 f/ `9 N7 ^1 S% W, z- ^/ P6 @
3、药源性消瘦4 T3 H5 Q$ M! s4 P7 c6 _
% N% S/ ^# K8 k
南京爱轻体健康管理营养师表示这种消瘦往往是由于服用一些增强人体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状腺素等。& n/ j" E* v! d, ?4 e' ], ^
. j) Y; D4 ?7 l; e2 @( D 4、胃肠道系统疾病
( s6 I* T9 j3 b0 @3 y# N
0 R/ X L' R: I* S& H5 t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或胃轻瘫患者,均可造成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差,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0 Q0 [" g2 [, y
* l* R7 }( ]6 g/ i$ F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0 f. t, A) H) y
3 }* m6 F4 v, v* u# ?
这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由于机体代谢增加,表现为食欲亢进,但体内分解养分太多,大大地消耗体内的脂肪及蛋白质,因而引起体重下降,有时可在短时间内下降10公斤之多。/ D2 x* Z; z0 ]( d7 G
; d! S8 D, P" O, {: e 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3 h) y- ` L, n5 s5 t1 D, r
, y& {0 X6 @8 S) d
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只有瘦的表现,可见于原发肾上腺机能减退,如肾上腺结核或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疾病,以后逐渐出现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垂体前叶机能下降继发肾上腺机能减退,出现皮肤苍白。7 U7 }/ e: [% j C& o+ c4 k
. ~, t, C. U( d8 I- f
7、慢性传染病老年结核病、慢性肝病等; X i' K. C% g" K
. V s" p' F# p, U. k+ @& g5 t# C# ]
糖尿病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可合并许多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及继发感染,致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造成体重明显减轻。: V5 a/ D% u3 `
5 [) S6 b) F+ |. _
8、恶性肿瘤
& x6 f* S, P0 @
% h, k8 V7 V* B1 G2 N 糖尿病易合并各种肿瘤。有时高血糖是胰腺癌的早期指标。大多数恶性肿瘤都会先有消瘦的特征。因此,原来不瘦而近期内明显消瘦者应提高警惕。- t: ?4 K- i8 ^. {# M2 Q' S
% b) ~& z- }6 B% ~. u. [
体重减轻对糖尿病人是好是坏呢?
; l" I9 z' n/ c" x6 V! N
: D5 g9 [& F" @: c$ q5 e3 b5 ? 其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只是一个很好的现象。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除了血糖、血压、血脂等保持正常外,还有一个目标即体重减轻到理想体重。
+ w. x* a# M: c( B V% W/ M, {7 t2 @4 x' H" I
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腹部脂肪增多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产生了胰岛素抵抗所致。如果体重减轻,尤其是腹部脂肪减少,可使胰岛素抵抗减轻,因而对病情有利。
- C3 H- Q$ C8 h0 W
. t' u! k2 S& \& ]1 x& V: [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怎么办?- M2 e, b3 D5 [2 _+ ~- J( s
' [/ G3 F& j; \. e( I" e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一少即体力和体重下降。糖尿病人出现消瘦的症状时,一般较正常体重下降10%以上称为消瘦。
) i8 G5 c7 i3 b) G0 r/ L0 I! B, S) x& j) X) w) {- ^# V
1、少量多餐,保证设计的膳食量能够充分摄入。
: w4 w g6 c1 x8 r! m0 x* D3 F; H" d A2 V. D
2、监测体重,一旦体重恢复至正常应调整饮食至正常水平,不要导致体重超重而矫枉过正。6 C1 D* X! d( g! ]+ n
8 y, J O( d2 t+ s, C7 p
3、 确定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 y7 f/ D Q, M, j( o
. A9 A5 Y# A3 r) ? 4、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铁质,动物类食品与植物类食品同时选用,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利用。
# W2 u* `0 ]# d w; g9 J! z8 ?# H& D$ Y' z, t- A" d
5、适当增加瘦肉类、鸡、禽蛋、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但同时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 P7 ~9 L4 G+ A* T; p9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