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7.6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261
|
许多肾脏病人复查时,只化验尿常规,结果没发现异常就认为肾功能没问题。其实,尿常规只能看有没有尿蛋白、血尿等异常,并不能完全反映肾功能。一些早期肾功能损害病人,由于尿中丢失蛋白很少,尿常规可以表现为正常,而晚期肾衰病人,由于肾脏已经硬化,丧失了滤过功能,尿里反而不会出现蛋白,尿常规检查可能正常,此时那些不能从肾脏排泄的毒素就蓄积在血中,这种假象容易掩盖病情。
; }$ U2 U9 a5 m h- K: M+ F0 Y$ ?' c 当肾脏受损害时,蛋白质会漏入尿液中,是肾脏损害的一个早期标志。此时如能做一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往往能准确反映尿中丢失的蛋白量。这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或肾小管小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时,蛋白质便会大量进入尿液,当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就产生蛋白尿。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通常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 0.15-0.5克之间为微量蛋白尿,在0.5-1克之间为轻度蛋白尿,在1-4克之间为中度蛋白尿,大于4克为重度蛋白尿。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结果持续报告有蛋白(即在几周内有两次阳性结果),提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
% \# V+ ?- ? p* U+ Q 不过,对尿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一个粗筛试验。肾脏受损害时,由于肌酐排除困难会在血液中累积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只有通过查血肌酐、尿素氮,才能知道肾脏的破坏程度。
. a: L* w1 D e0 V) ]. ^1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