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41|回复: 1

餐后血糖,糖尿病诊治的一把“尺子”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73

主题

249

回帖

719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97
发表于 2014-9-15 17: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测血糖,大家往往对空腹血糖的值比较重视,对餐后血糖却了解得不够,比如究竟该怎么测?测出来的值有什么意义?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杨国英主任告诉我们,不少的人在诊断糖尿病或平时的血糖监测中只关注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可以肯定,这是错误的。重视餐后血糖,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更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算得上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一把“尺子”。
5 E+ J) G9 @  p- K& i$ O4 i  早期诊断的“金标准”, R7 J! X& ^! h6 c
  市民张女士最近总感觉特别容易累、头晕、口渴,经常半夜都要起来喝一杯水。医生建议排查糖尿病,结果空腹血糖为5.7毫摩尔/升,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高达13.2毫摩尔/升。直到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后,张女士还疑惑不解:每年的单位体检,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不是都很正常么,咋就成了糖尿病了呢?
  ?2 F+ M/ h) X3 f- T  专家解读:空腹血糖达标并不意味血糖真的正常,还要看餐后血糖是否正常。在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细胞分泌功能轻度受损时,胰岛素的基础分泌还能够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进餐后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胰岛素分泌却不足,餐后血糖往往就会偏高。. |. E: J; q! E1 {
  临床上,餐后血糖对胰岛功能的下降较空腹血糖更为敏感,其异常一般比空腹血糖异常要早3~5年。换句话说,这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3~5年,能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3 g% s6 g# a6 O6 P' t) e  所以,早期疑似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餐后血糖,必要时可同时与空腹血糖一起测定,以提高检出率。7 A5 }4 \* _2 r  ^/ t3 g9 W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点”* S4 I/ L6 N/ T
  58岁的陈先生患糖尿病5年多,近来感到下肢皮肤麻木、视力模糊,检查发现尿中有少量蛋白,医生检查认为已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陈先生觉得有点突然,患病以来,自己一直比较重视,病情控制也还算满意。但这才5年,就出现了并发症,不是说控制得好一般要10年么?医生经过询问得知,陈先生平时只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很少监测。偶尔测过的几次有偏高的,他又以为是这和进餐有关系,没有太重视。
3 z. F1 x) A; ~% x  专家解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的控制与空腹同样重要,餐后血糖能更准确地反映病人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是反映病人进餐量及用药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这是因为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餐后状态,餐后血糖对全天的平均血糖影响更大。
% X' ?+ f- l) }3 x- M: ~3 p  另外,餐后人体的血糖水平会升高,健康人可以依赖于胰岛素的调节来保持正常。而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分解利用,血糖便会因此超出标准带来伤害。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正常的不超过7.8mmo1/L,经常超过11.1mmol就容易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R& y7 P$ M' |0 [/ S, o
  怎样有效监测和控制* Z9 D; C  b+ a6 B( x* W' q) P6 E
  中国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更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升高。因此,杨国英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每月连续检测2天的血糖,每天检测4次,以便调整降糖药物和寻找适合自己吃的主食和蔬菜。每天的4次血糖监测分别为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比较好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空腹<6.1~7.2mmol/L,餐后2小时≤7.2~8.3mmol/L,餐后3小时≤6.1~7.2mmol/L,而且全天没有低血糖情况发生。
- A/ i! C9 F- U  专家支招:对于餐后高血糖的控制,糖友还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 `3 t. @1 Q* W! Y- d* i# Z8 W8 k) s+ A  1、在饮食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少食多餐;8 _; Y6 x  ^7 \, i. P  f2 D# X
  2、进餐时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 {1 ^! G1 J" v4 c$ r$ ]
  3、多选择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选择延缓消化吸收的降糖药物(如拜糖平);6 S! N# |' B! k: X
  4、快速、短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诺和龙)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Q! K$ T1 v$ o8 K- \
  警惕食品中看不见的糖
2 p5 ~* ^- {  B7 n. M5 R. r- u3 y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喜欢甜食是人的本能反应。有调查认为,每位女性年均可消耗64公斤甜品。生活中的“糖衣炮弹”总是如影随形,时刻准备侵入您的身体安营扎寨,并与脂肪联手,破坏机体健康。
) o9 O, O8 Y1 H1 u0 h9 u  我们当然很容易避开糖果和蛋糕这类甜品,但你知不知道,有些看起来不含糖的食品却同样隐藏着“甜蜜杀手”,对这些,我们又该咋办呢?
4 y( A& s- D% S9 l: c, n  1、仔细察看包装上的营养配料表。尽量少选用添加了甜蜜素、糖精、安塞蜜等高效甜味剂的食品。较为健康的为低聚糖和糖醇类食品。
( I2 N# m7 G/ e2 S6 z) \- z& ^  2、低脂和无脂食品并不代表无糖。一些低脂或无脂食品往往会加入糖分以改善其单调口味,例如低脂或无脂酸奶。7 j2 |+ R- G1 Y, Q$ I3 B' E
  3、超市货架上的各种方便烹饪酱料可能含有糖。比如面酱、番茄酱、沙拉酱等,所提供的热量有一半都来自糖分。
* H9 d! U: ?8 N3 T8 G9 {  4、很多加工果汁含糖量超过正常量。这些饮料采用大量甜味剂增加口感,使人产生饱腹感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 |4 o1 F* t. K  ^  5、大多数酒精类饮料也含有糖分,最典型的就是葡萄酒,含有不少糖分。* B$ S7 O$ U+ K; y  J  w0 Z9 \# E$ b
  糖尿病人少喝粥, v+ M) I5 d/ [
  糖尿病人最好别喝粥,粥含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越好喝,升高餐后血糖就越快。这是因为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血糖生成指数越高。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而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可以直接升高血糖浓度,即升高餐后血糖。
- v6 }, q) [* w$ c+ f& I  研究发现,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数为69.4,而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6,远远低于粥。所以早餐最好吃牛奶、豆浆或酸奶。糖尿病患者在发烧、胃肠不适或有感染、手术等其他情况,也可喝些粥、面片汤、鸡蛋羹或烂面条。但要注意粥不要熬得太久、太黏。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这样会更稳妥一些。
$ h  R  b6 ]+ ?8 p! r7 T8 l5 }0 W# i2 m3 ?  N8 P3 d
www.tnblt.com

升级   82.5%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7

主题

12

回帖

16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5
发表于 2014-9-16 18: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餐后血糖至少可以测出吃了某些食物后血糖是否升高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