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54|回复: 1

姥姥、妈妈有糖尿病 我会不会也有糖尿病?

[复制链接]

升级   93%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8

主题

13

回帖

18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
发表于 2014-8-24 17: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沐月成风 于 2014-8-24 17:04 编辑 , L( [8 ^# o2 J4 X7 e1 W
1 p2 p: Y& G6 N7 h' `, _) ^2 f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身边患糖尿病的人却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会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爸爸妈妈都有点儿血糖偏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家族遗传”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总是担心自己也会“在劫难逃”。7 t( v6 K. _5 g9 |% ]: j
  总有人在问,健康网站上有人在支招,“糖尿病家族史”的案例在传播……2 }& L* U) }$ s9 J. }7 l
  究竟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有多大?到底糖尿病是否真的存在遗传性?今日咱们就来看个究竟。
# I  [" q0 b9 Q3 `- M" _5 {  现在的人都喜欢攀比明星,那就先到明星圈里转一转吧。
6 E; T7 m8 E5 ^" n. z# P7 x; `( _) h  |  梅艳芳,宫颈癌,40岁;陈晓旭,乳腺癌,42岁;李媛媛,宫颈癌,41岁……《死于癌症的十大女星》一文中,50岁以下的占了7位。
* m( e8 c; r- @6 u. d0 @  可是死于糖尿病的呢?《咱们中国有多少名人明星有糖尿病啊》一帖中提到了以下几位:; O) A+ D1 H; U9 Y
  梁羽生,90年代患糖尿病,2009年85岁时逝世;汉武帝,消渴症,70岁驾崩;司马相如,消渴症,62岁;胡适,1920年患糖尿病,3个月被一位陆大夫治愈,1962年72岁时谢世……7 o0 @5 k1 q! Q% D4 W& r
  对比很明显,糖尿病的病死例在“平民”之中,大都不能称之为“英年早逝”。同样可以想见,各大健康网站也不会列出多少知名人物的家族史。; ^6 x! D- U$ U

+ W6 Y  X$ N, }5 r0 d  西方的法律大多是讲案例的,特别新鲜的案例很难审判,这一点很多朋友都应该知道。滑稽么?最初可能会觉得很滑稽,但是静心想一想,它最快捷地遵循了一个人“人人平等”的原则。据此理推开去,如果糖尿病的家族遗传都发生在默默无闻的家庭之中,它本身就有很大的可质疑性。这一点如果与英国伊丽莎白皇室血友病的家族遗传比起来,差别会更明显。
" v3 o- z$ j: d: U; O  不过现代医学依然在宣讲糖尿病的遗传性:“糖尿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高”,“糖尿病确实有很大的遗传因素,但不是必然,如果是二型遗传机率会大一些”,“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7 Q1 p# z" |1 x  了解医学或生物学的人会发现这样的说法都很笼统,没有血友病家族遗传那样“坚不可摧”。当我们使用“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这种表述的时候,显然给自己留的余地就已经“海阔天空”了。这本身折射着医者的节操暂且不论,咱继续看什么是“遗传”。
- N& {3 A& O, j" o) Z* {2 G2 B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 {0 M5 V+ K3 q9 u/ m  医学定义中的这一“性状”早期是与DNA或RNA也即基因水平挂钩的,后来又发展出了细胞质的“模式遗传”,比如细胞壁、线粒体等的传代。糖尿病显然是不能作为一种“性状”来看待的,它与基因、细胞壁和线粒体等显然不一样。所以才会有“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这样笼统的说法。0 D- r& t) U% Y& b8 \. i% @: n- t! |
  父母患病子女为何易感?卖药的和医生大多会使用可怕的“遗传”这个词,但是我们应该能想到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就是说,父母遗传给我们的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基因,而极可能是他们的饮食、情志等各种生活习惯。
; p: z: n1 t2 M1 ^8 N/ w) Y1 M/ S, o+ R" S5 Y7 c1 F
  大家都知道,如果父母都为老师,孩子往往就会很早表现出学究“性状”;如果父母善于歌唱表演,孩子大多会适合演艺圈发展。这其实也是一种“遗传”。很多父母的糖尿病都应是后天获得的,否则如果基因水平出现了问题,他们十月胚胎期估计就很难熬过,哪里还能生育我们?
9 @+ H$ O; o3 R. _1 @! y  所以,对于糖尿病的“家族遗传倾向”之论我们不能盲目地自己吓唬自己。有专家提出糖尿病的遗传几率是1/17,其文中依然没有涉及到家族生活习惯的因素,所以不排除在这“1/17”的比例中,有50%是基因遗传所致而另外50%是易致病生活习惯所致的可能。+ Z4 Y+ {; b2 ], p3 f
  综上,既然我们生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就应当密切关注糖尿病。但是关注不等于畏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永远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 `+ y/ f) [( j/ R8 a: I. J& T3 T
$ \) J/ q" l5 e+ T3 ]7 E
www.tnblt.com

升级   74.5%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主题

24

回帖

1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4-8-29 17: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情况,有的是,有的不能遗传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