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发表于 2017-8-15 20:30:29

让糖友终生受用的运动

本帖最后由 春雨 于 2017-8-16 07:52 编辑

            让糖友终生受用的运动!



      运动对控制血糖的好处相比大家都知道,但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运动,可能大部分人还不太清楚。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不求强度不求量,只求耐力和时间。因为运动量或强度过大,都会使糖尿病患者劳累,产生不适,不但没有改善血糖,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运动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最好能坚持天天运动,并且保证运动的时间、方式和强度合适自己,这样既不使患者感到疲惫和不适,又能促进脂肪消耗,降低血糖,最终改善病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的运动要领:

      1、早晨或下班后是一天中较适合运动的时间,应尽量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运动。如果实在不方便,可以灵活调整,但不要在身体感到饥饿或饱食后运动,进食后可以延迟半小时再运动,此时的血糖水平高,进行运动不易发生低血糖,且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2、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次运动的时间长度应保持在20分钟至1小时内。超过这个范围,运动量过大,易对身体造成负面伤害,低于这个范围,则运动效果不大,对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则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适当减少运动量,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在三餐后半小时进行适量运动, 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以自己能承受的运动强度为宜。

         

      3、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自我感觉。如果感到心情愉悦、放松,可能有点累,但在自己完全能承受的范围内,就表明运动正确,一旦感觉严重的呼吸费力头晕、眼花、出冷汗、胸前压迫感等不适,就要立刻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防治糖尿病,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饭后百步走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饭后就坐着不动的人,容易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发生的几率。进食后,如果能坚持走一走,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肥胖对身体的危害,能轻松预防糖尿病,对大部分健康的人而言,这是很好的养生方式,不花钱,只需要持之以恒,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式。

            

       饭后散步并不是一吃完饭就走,它虽然不深奥,也是有讲究的。

       人进食后,食物会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以等待胃液的消化吸收,再缓缓地进入十二指肠。饭后散步需要等10~15分钟后才散步,就是为了不打扰这项正常消化运作,否则就不能起到保健作用了。

      另外,饭后散步是户外运动,很受天气和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雾霾天或寒冬酷暑就不适合到户外散步了,可以选择在室内走走。

      一般糖尿病患者饭后散步的时间可以保持在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具体也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比如,年迈体弱的患者可以少走一些,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产生劳累。体重超标、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多走一些,以打破体内代谢的恶性循环。

      身体状况较好,或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继续坚持,不能“见好就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糖友终生受用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