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人群该不该“5678”
. s" C( E: y4 v4 q, Y- F 血糖控制讲究“5678”,也就是沿用空腹5.6,餐后7.8这个标准,但这主要界定的是成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I型糖尿病人群。
" G. b9 b7 m; v! N 但包括青少年在内,许多人的血糖控制目标与一般人群是不一样的,比如孕妇、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控制目标。青少年讲究控制达标,但又不能为了追求达标而不顾营养的摄入;孕妇也有这个特点,至于老人,在有糖尿病的同时往往还有其他基础病变,所以控制目标又不一样。
- `3 _' \0 n% o& S& [5 u2 m( h# A 1、青少年糖尿病
1 ~7 N. W- Z0 i S; c# s 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标准,和年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0-6岁的患儿,餐前血糖要在5.6-10之间,睡前(夜间)则要控制在6.1-11.1;6-12岁的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0-10,睡前(夜间)则在5.6-10;到了13-19岁则是餐前5.0-7.2,睡前(夜间)5.0-8.3。可以明显看出,比起成人,这个标准要显得略微宽松些,这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有密切关系。
2 y: }. M& T0 b8 k8 G) ] 2、孕妇糖尿病
7 O3 y3 E& C0 T- A" f" } 这包括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两类人群。对于孕妇类患者来说,餐前与睡前血糖应该控制在5.5,餐后1小时在7.8,餐后2小时血糖在6.6,如果高于这一标准就要引起注意。" X, D/ y% o; n% E0 A) ]" ~# ~
3、老年糖尿病% e, N/ ?6 a: E8 V' v% M
老年患者的标准也比成人相对宽松,要求空腹8.0,餐后12.0,应用胰岛素者<15.0。4 V1 T8 V0 u8 |' h' q0 i- _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并非官方公布的数据,所以临床治疗的时候仍然要尊重医嘱,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比如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往往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控制更严格,所以还必须根据个人情况再进行调整。+ l4 r6 e* R, {. q9 e
标准如下表:2 m# y1 Q5 J6 a; p0 w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7 F v9 k `& o: ^ (血糖单位是mmol/L) | 各类血糖情况 | 儿童青少年
- \' G$ A! @7 t' [: g. x. ?(0~18岁) | 普通成年人
1 g7 P+ ^! T X( z (19~49岁) | 中老年人/ H: e9 d7 `2 ~
(50~79岁) | 老年人 (≥80岁) | 空腹血糖 | 5.0~8.0 | 4.4~6.1 | 4.4~7.0 | 6.0~8.0 | 餐前血糖 | 5.0~8.0 | 4.4~6.1 | 4.4~7.0 | 6.0~8.0 | 餐后2h血糖 | 5.0~10.0 | 4.4~7.8 | 5.0~10.0 | 8.0~10.0 | 睡前血糖 | 6.7~10.0 | 4.4~6.1 | 4.4~10.0 | 6.0~10.0 | 凌晨血糖 | 4.5~9.0 | 4.4~6.1 | 4.4~10.0 | 6.0~10.0 | 随机血糖 | 4.5~11.1 | 4.4~11.1 | 4.4~11.1 | 6.0~11.1 | 尿糖 | 阴性 | 胴体 | 无胴体 | 糖化血红蛋白值 | 小于7.5% | 小于6.5% | 小于7.0% | 小于8.0% | 参考来源 | 1.中国I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12年版)4 O* ~8 p9 [4 S: S& I7 A
2.中国II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 P1 x h) s; O+ }* p" u/ B+ J" W9 Z3.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手册)2015年版 |
糖妈妈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血糖单位是mmol/L) | 各类血糖情况 | 孕前已是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空腹血糖 | 3.3~5.6 | 3.3~5.3 | 餐前血糖 | 3.3~5.6 | 3.3~5.3 | 餐后1小时血糖 | ≤ 7.1 | ≤ 7.8 | 餐后2小时血糖 | 5.6~7.1 | ≤ 6.7 | 睡前血糖 | 3.3~5.6 | 3.3~5.3 | 凌晨血糖 | 3.3~5.6 | 3.3~5.7 | 随机血糖 | 3.3~7.1 | 3.3~7.8 | 尿糖 | 阴性 | 胴体 | 无胴体 | 糖化血红蛋白值 | 小于6.0% | 小于5.5% | 参考来源 |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 |
7 i7 W) ?- d' Z; u) `1 u+ } 糖尿病是否得住院
3 R" w. G. {7 W- M' e0 S "糖尿病能自己在家吃药吗?一定得住院吗?”. C: v3 b' |& Q4 e& R w
糖尿病患者是否要住院,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考虑。0 ~6 Q% [! n5 p+ O+ J: k4 d# y3 @& M
首先是病情本身,一般来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除轻度低血糖外)、慢性并发症加重、恶化或急性发作都需要住院治疗,而其他情况下就不一定需要住院。这可以说是大前提。- Q% d" F# k, A, T6 ] S0 f- r% ]
然后看患者面对的现实问题。第一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就会建议住院治疗。因为这段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往往需要住院接受其他检查;为了检验治疗方案效果如何,往往需要一天多次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刚发现糖尿病,往往所知不多,需要接受各方面的糖尿病教育,涉及内分泌、营养、运动等各科室,所以在医院更方便;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初期强化治疗效果理想,患者就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还是住院更好。
2 C/ O( K) _) j' a8 J3 q/ Q& \ 如果患者真的工作、学习繁忙,同时有足够的保健知识,懂得最基本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也能够按医嘱服药,定时准时复诊,那么就不一定要住院了。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由于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就要以如何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为优先考虑了。* Y, E- S2 G0 Q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