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01|回复: 5

一般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复制链接]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发表于 2018-3-7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五大类(如表):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 m9 F3 `* p( B$ b$ S3 C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n. ^. D$ P. R1 o+ c8 b9 B% T. _
第二代: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
  ^- c* ~& a8 R; A( k  c# K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0 A# L0 ^  h1 V6 D) f% O2.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0 b8 g2 _3 L# s( D! D
苯乙双胍(降糖灵)长期应用有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目前基本不用。盐酸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均为不同厂家的商品名。
* t2 f! T2 n* K( E* Y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阿卡波糖(拜唐苹)、伏格列波糖(倍欣)。2 n% S8 ]5 G# n6 }
4.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药) 目前上市的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n& o# K. o% W/ L  |: \& M% o$ O% q1 }
5.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以下分别对各类药物进行阐述。6 S  b' O5 s, V& n3 ^' s1 Q

& h8 h& v7 z: d0 u' @8 A9 }6 ]) q

4 {+ U; [! t. P$ K0 E5 M/ Q( d- z+ U9 G( f

8 q( z1 O/ Q. L* e* O* l1 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ww.tnblt.com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19: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磺脲类降糖药
9 H' J/ y" h) G! h磺脲类(sulfonylureas,SUs)降糖药在结构上都有磺基、脲酰基及两个辅基。其中磺基和脲酰基为基本结构。由于两个辅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磺脲类药物,也是决定药物作用强度、作用时间、代谢特点的基本结构。SUs包括第1代的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醋磺己脲(acetohexamide)、甲磺氮脲(tolazamide),及第2代的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格列波脲(glibonur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等。另有格列美脲(glimepiride),有人称之为第3代磺脲类降糖药。6 k$ K+ c% `# o% J: {
一、作用机制: j  R! A$ r# ?3 y2 m6 @- g
主要是促进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的释放。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者,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可能以改善受体后缺陷为主,从而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为胰外作用。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可抑制肝糖的输出而增加降糖效应。可见磺脲类的主要降糖作用必须通过胰岛才能发挥,残存的胰岛功能不足30%者,磺脲类就会失去降糖作用。# g6 l0 t$ L: n- C3 Z4 P
二、药代动力学( y( k  c( @1 I! Z% _7 M6 B
磺脲类药物呈微酸性,从胃肠道吸收,在体内90%与蛋白质结合,经肝内代谢,由肾或大便排出。仅格列喹酮经胆道和消化道排泄,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选用(表2)。表2 磺脲类降糖药的药代动力学及作用特点
! s8 x% a9 b! s; E! P3 T
, x  p3 J4 `, d; @5 y( d三、适应证4 H7 k0 @# m" O2 k4 p6 a
1. 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4周,血糖仍高者,可首先选用磺脲类降糖药。* E! o* b6 c8 Z6 g) O6 O
2.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噻唑烷二酮类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者,可加用或改用磺脲类药物。由于磺脲类药物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可使患者体重增加,因此,不作为肥胖患者的首选药物。
' s8 a/ w9 a5 X5 K0 }四、服药时间8 w5 |& k' O" ~+ P- D3 ~' ^3 w. M
磺脲类降糖药均在餐前30min服用。
0 P, f. q4 U2 i8 t3 F" c; S五、不良反应' R2 [7 u9 B$ C5 u/ H6 W
主要不良反应有:9 B7 Q# w. \: H" @4 E. ]1 K+ [
1. 低血糖反应或低血糖昏迷,格列本脲尤其严重,应从小剂量开始,老年人慎重使用。
/ z4 `) ]. P# a! p; T- s2. 少数患者可发生变态反应,如皮疹、多形性红斑等。
  A) Q- F- i6 g& v, u# q! s3. 氯磺丙脲、格列美脲等偶见肝功能异常。8 [4 q. H4 G' y
六、禁忌证- b7 @  T; A1 F3 f- K; p
1. 仅通过单纯饮食、运动和身心治疗血糖可以得到满意控制者。  q# V+ b. I. h; ~6 ]2 H# C! K# Y
2. 体形肥胖,血糖<11.1mmol/L(200mg/dl)者,一般宜首先选用双胍类药。; k: O$ y. C+ `1 o4 T7 p) ^. @% A* w! y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
+ {1 J- R  l8 w- v4. 低血糖。4 e) x9 l$ m0 L/ E* k# i& q2 I) q
5. 糖尿病患者在严重应激情况下如感染严重、大手术及大面积的烧烫伤等,宜用胰岛素治疗。) A- w4 R3 W1 z0 A' d
6.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 b8 X1 H" x& J$ I9 L* N) @7. 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4 @+ [6 V% s1 \. o8. 处于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 l# E( M( M0 w5 N# h7 P
9. 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 c) I) Y3 h8 N4 h
七、使用注意事项
6 W, z2 E' P' U1. 增加降糖效应的因素 某些药物因减弱糖异生,或降低磺脲类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和改变其在肝、肾中的代谢,因而可增加磺脲类的降糖效应,如大量饮酒、水杨酸制剂、磺胺药、氨基比林、保泰松、氯贝丁酯、利舍平、β受体阻滞药、吗啡、异烟肼等,须小心低血糖。
7 J. e, d5 ?3 q5 X; r2. 降低降糖效应的因素 部分药物因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胰岛素,可降低磺脲类的降糖效应,如利尿药、氯丙嗪、糖皮质激素、较大剂量的甲状腺素等,应及时调整磺脲类药物的用量。
1 p+ Y- f4 S7 f5 O" J9 U  }: d, q3. 降糖药效果不理想 对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效果不理想者,首先应询问饮食是否合理控制,如是则考虑用量是否足够。在确保用法正确的情况下,该类药物的有效率约为75%。
. f; J3 I, y0 X; \0 {(1)部分无效者,即使严格控制饮食,药量用足,疗程>1个月,仍不能显示出治疗效果,称为磺脲类药的原发失效,其机制尚不清楚。6 O, G+ b% a- K
(2)另有部分患者,在开始治疗的1个月时间之内有效,之后疗效逐渐减弱,最后疗效丧失,称为继发失效,其原因一般有病例选择不当、饮食控制不力、肥胖体型没有得到控制、药量不足、暂时性应激等。一旦这些原因得到纠正,还会显示出治疗效果。
& _( {& z# u, d7 c9 b' a1 P(3)原发失效宜更换其他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继发失效者可继续予磺脲类药或合并其他类药治疗。4 [9 r- d5 b; G. G
八、常用药物简介
4 v( h+ X" n6 t2 O9 o1 C8 A1. 甲苯磺丁脲
  i/ o, ?, U0 B(1)其他名称:甲糖宁、D860、甲磺丁脲,tolbutamide。
& G) I% l( Q* h$ r1 x(2)制剂规格:片剂:0.25g、0.5g。! H/ j& o: f/ f. X- w
(3)作用特点:在磺脲类降糖药中,作用强度最弱,作用时间短,可用于有适应证而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本品作用有赖于胰岛仍能分泌一定量胰岛素,故仅适用于单凭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有抗药性者,可加用本品。幼年发病的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服本品无效。, \. U8 F5 y' B* m) d4 l
(4)用法用量:5 O$ r) p" u6 n0 g+ }6 W& Q
①初始剂量。口服从小剂量开始,血糖<11.1mmol/L及老年患者初始剂量可用0.125g,2/d;血糖高者,可用0.25g,2/d或3/d。15d后调整用量。2 ]+ g6 j; {* K  _# F
②最大剂量。3g/d
2 w6 u' N  [6 k+ |9 H: }③维持剂量。一般0.5~1g/d,但可因人而异。; B8 N9 E6 A# a9 E+ D! Q
④服药次数。用量<0.5g/d者可早餐前1次服用;≥0.5g/d者宜分2或3次服用。
+ p. B8 u# P3 e5 x4 |0 G(5)不良反应:' V" ?1 {# i3 x" y3 c3 i3 C- Y
①轻微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恶心、呕吐、胃痛或不适;" c2 \2 ~. C, t5 }6 G6 d% }) N
②偶尔发生皮疹、瘙痒;
& z! Y8 s# w$ z! z" D* W③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胆汁淤积性黄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6 G5 s$ K' F/ }* g, H
(6)注意事项:静脉注射本品钠盐后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注射过快可引起静脉短暂的灼热感。本品不宜用于急性卟啉症患者,以免病情加重。
& X; f# N5 i6 }. d. f; x8 N) `(7)价格参考:片剂,500mg×100片,9.50元/瓶。
: g7 V, B# D. j( U2. 氯磺丙脲# ?" s7 d/ G2 w3 q1 h
(1)其他名称:特泌胰,chlorpropamide。& A' ^; c" U( q$ S) R; T
(2)制剂规格:片剂:100mg、250mg、0.5g。
' K0 j: G2 o" e. D& @: ?2 d( U% q(3)作用特点:半衰期长,作用时间持久,停药后仍有持续的降糖作用。每天只需服1次。% D& N" u1 A0 O% e6 Y3 U4 x  v8 u3 \
(4)用法用量:1 x; N3 ?" y" @- L6 K  J, V- K( c
①初始剂量。宜小剂量开始,25mg/d,15d调整1次用量。增加剂量宜缓慢,一般1次25~50mg/d。血糖升高显著者,也可从50~100mg/d开始。  u) }. s, B' k$ \
②最大剂量。因半衰期长,持续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以免蓄积发生低血糖。
' E8 e0 o; H/ O- D③维持剂量。0.1~0.5g/d,最多不超过0.5g/d。+ E6 O- i9 |/ b/ R. m( u: Z5 u
④服药次数。口服1/d。
& ]. U! j" y7 e, y$ V* j(5)不良反应:同甲苯磺丁脲。但本品引起的低血糖症状严重且时间长,有时可致命,因此要严密观察,必要时静滴葡萄糖液。另外,本品可刺激下丘脑-垂体,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导致水潴留。饮酒后某些患者可能产生潮红。本品是磺酰脲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多者。7 u- r2 }1 A- D. a
(6)注意事项:1 C9 }1 ^" E6 H1 c7 l% ?" D5 ?) I
①用药剂量不宜过大,预防因药物蓄积而引发的低血糖;6 ]& k3 S( _. }2 T$ S7 m* L
②一旦发生低血糖,应积极抢救,连续观察5~7d。% z8 g, k6 M+ h- i
③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此药。9 U% e8 `! J9 C. A/ u8 @% d+ X6 }$ S
3. 格列本脲
1 E# N8 \% V2 N3 e/ t1 N(1)其他名称:优降糖,glibenclamide、glyburide。' G0 I+ t* u2 Y" A
(2)制剂规格:片剂:2.5mg。
+ ~  C% F' G& \% C' [. f3 P9 ^(3)作用特点:降糖作用强,约为甲苯磺丁脲的250~500倍,有效作用时间也较长,没有明显蓄积作用。易产生低血糖反应。对老年患者应首先用甲苯磺丁脲,或从小剂量开始用本品。2 s, H+ c6 d4 K" l, D$ ?( C
(4)用法用量:
; x4 |# X7 {9 H1 e2 f0 n3 O①初始剂量。一般1.25~2.5mg/d,和早餐或第1次主餐一起服用,也可分别于早晚餐前服用。
3 A' K7 \. o' B/ h3 M②维持剂量。以控制血糖为标准,1.25~20mg/d均可。如用量≤2.5mg/d宜早餐前1次性服用,2.5~10mg/d宜分早、晚2次服用,10mg/d以上则宜分早、午、晚3次服用。增加剂量通常每周不超过1片,老年人则宜半片。但口服降糖药尤其磺脲类治疗较久者,往往对磺脲类药较不敏感。如果已经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个性特征,为了迅速控制血糖,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1次性增加2.5~5mg/d。
6 w" S' k3 I, i' Y+ Y3 t③最大剂量。≤20mg/d。
& O' _1 V& e+ P' F④服药次数。据量而定,宜同时吃少量无糖饮食或蔬菜,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 P  I9 e  v- ^# w2 ~(5)不良反应:同甲苯磺丁脲。与氯磺丙脲不同之处为本品有轻微利尿作用。有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本品10mg/d,2d后出现近视,停药几天后视力恢复正常。4 T: r% E6 K7 d* u! k$ I5 |  {: Z
(6)注意事项:
. u$ d7 y+ w+ H①降糖作用强,半衰期长,宜用小剂量,早晨1次服用;' x0 F# V1 {9 d8 g% f
②老年患者慎用;6 g8 t4 A* O2 f5 z) U' w$ |. B
③因其代谢产物从肝、肾各排出50%,故肝、肾功能不全,肾血流量<60ml/min时,应慎用。
* l4 F! ?, _& h(7)价格参考:片剂,2.5mg×100片,4.00元/瓶。
7 ~/ K5 V( f3 W0 E: d4. 格列喹酮6 X8 z1 N# a3 x/ Z& v) C
(1)其他名称:糖适平,gliquidone。# f7 S9 o2 k, W) P. }; H
(2)制剂规格:片剂:15mg、30mg。
, I; o0 u9 |" f! h' m(3)作用特点:
5 @/ e( v5 A5 ~+ q8 R①主要在肝中代谢,代谢产物从胆汁排泄,对肾的损害小;
) g- J$ P. r: V0 A4 O% X②口服吸收快,代谢迅速,不易蓄积;
7 `  e6 K1 m$ Y③改善胰岛功能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b- u$ [; N/ J- d+ `5 f4 C( d$ @
(4)用法用量:2 A7 G# J8 v8 i
①开始剂量。一般15~30mg。$ f2 X- d. b6 @6 L8 p
②维持剂量。不固定,常30~60mg足以控制病情。
' ~& O* z* z+ l5 r( K& O' N③最大剂量。120mg/d。" m* i* {* }' v; e
④服药次数。15~30mg/d者,于早餐前1次服下,>30mg则分早、晚2次服为宜(3)。
8 N1 c" ?7 Z: o# {9 [表3 格列喹酮用量分配
# }0 U. [! F- v+ k2 |# C$ N5 @2 r, ^( _+ {, ~: a" {9 f2 m
(5)不良反应:本品耐受性良好,正常剂量时很少产生低血糖,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罕见皮疹、药热等。
9 i/ h) A/ g$ L, R" a6 j3 s. M(6)注意事项: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尤其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者,仍应慎用。+ X0 |8 y6 u' a) f
(7)价格参考:片剂,30mg×60,59.60元/盒(瓶);胶囊,30mg×30,0.60元/盒(瓶)。; j0 E, Z, n! {& R. @& W6 X* K% O
5. 格列齐特
5 Q5 ?8 F1 G( Z& J# y(1)其他名称:达美康、甲磺吡脲、甲磺双环脲,gli-clazideor、Diamicron。" m$ [1 k1 k: U
(2)制剂规格:片剂,80mg、40mg。2 G& h2 l% E+ v3 y* e
(3)作用特点:作用时间为12h或更长。更适合老年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可降低血小板内物质释放速度,并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8 X( h5 e  p5 ~; {
(4)用法用量:
- L/ X' Y4 I  G& C% j3 W! R' y①初始剂量。最多用40~80mg。
# A, i' B- c4 N- e4 }% K9 o②最大剂量。400mg/d,但一般不超过240mg/d。) J/ E& U2 E# T2 b( h* w
③维持剂量。因人而异,一般80~160mg。
7 r: W$ D. f' n7 F1 G$ R; x, S0 d* }; c④服药次数。1/d(≤80mg/d)。如>80mg/d,宜分2次服用。0 J; ~! c- m4 v7 q, \, ?6 P
(5)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U+ C9 y6 Z" u3 Y! b& I) \
(6)注意事项:
. o. Z2 a+ c6 f①有磺胺过敏者,应慎用此药;
+ s: n+ V) F6 X* r) D②如有胃肠道反应,可餐后服药;
0 V8 U, ?: T# M0 `! j8 o③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者禁用。
! W( H, D" |; \1 _; C5 s(7)价格参考:缓释片,30mg×40片,48.60元/盒;分散片,40mg×40片,19.50元/盒;片剂,80mg×60,37.70元/盒(瓶);胶囊,40mg×40,15.80元/盒(瓶)。# T; Y1 `  \1 x+ K6 X" }- H  t" G
6. 格列吡嗪
) F5 m- @  a" t5 l9 M5 r(1)其他名称:美吡达、吡磺环己脲、灭糖尿、优哒灵、瑞易宁、唐贝克,glipizide、glydizinamide、geibida、glucotrolXL。: o6 l6 a% x+ C: o: Z# Z$ z" g
(2)制剂规格:片剂,2.5mg、5mg。! s8 H# z9 [6 ~, Q
(3)作用特点:
0 a7 z# G) E/ B0 h4 L/ s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酶活性;
& Z! ~. Q/ Q, S2 X( r2 C2 C' P3 k, ^②可能有降低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作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V! M1 _0 @1 X
③半衰期短,反复服用可能不易引起蓄积;1 F' g# {" G+ u) Z- f
④吸收和代谢不受食物的影响;, U. z- [' \4 E0 F
⑤引起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危险性较小。
! L) `; j; @# O$ f" J(4)用法用量:1 H  a' D' I' w3 @  s
①初始剂量。一般5mg,老年患者或有肝脏病者用2.5mg,早餐前半小时服药。需增加药量时,通常每次增加2.5~5mg。/ `  _8 I: b! w& N; B6 ~, q
②最大剂量。30mg/d。/ z( A  Y+ D4 P/ N4 l  V
③维持剂量。不固定,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一般5mg即可。
) I4 m8 O* L* Y# Q6 w8 ?: k- a④服药次数。可根据血糖高峰出现的时间安排,小剂量(≤10mg/d)可安排1/d;如剂量较大(≥15mg/d),最好分为2或3次服用。
4 }5 u  P" _# E; S; C(5)不良反应:
$ r: h3 N% d/ w①低血糖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低血糖,主要见于肝、肾功能差及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禁用本品;" |9 T7 O2 R2 G* O# K# Y
②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W( T) t+ f3 o, Q0 O③可见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
' e, ?- w1 i* @( R+ [(6)注意事项:①凡服用格列吡嗪者均不宜饮酒,应嘱患者戒酒,以免产生antabuse-like反应;②应严密观察,尤其是早晨服药而又没有早餐习惯或早餐进食过少者,小心发生低血糖。$ P' F# w: G8 @& X4 R
(7)价格参考:片剂,2.5mg×80,28.90元/盒(瓶);分散片,5mg×40,32.80元/盒(瓶);控释片,5mg×14,42.10元/盒(瓶);胶囊,5mg×30,20.10元/盒(瓶);缓释胶囊,10mg×14,24.10元/盒(瓶)。% ]' `! `0 R' x9 F7 {: X2 D/ }( J
7. 格列波脲
% J" k) c& [* Z7 ~% P- n8 i(1)其他名称:克糖利、糖克利、甲磺二冰脲,glibor-nuride。  w- d( J3 a' q/ P
(2)制剂规格:片剂,25mg(划痕)。
, Q3 N( r0 E: j( `/ p! ](3)作用特点:降糖作用较强;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 u. d& U2 ~' L1 \* c5 ^(4)用法用量:
2 x, f) b' y! k4 H# N0 v1 n& n①初始剂量。一般12.5mg(半片),早餐前1次服。如效果不好,3~7d后可增加12.5~25mg。# y2 b1 U6 S# Y# A" q4 z
②最大剂量。75mg/d,如用量>75mg/d,其疗效不再增加。) ~8 U# u2 W& W* @, k6 A9 ^# w) J
③维持剂量。25mg,但可因人而异,以控制血糖为准。
  f$ \' i* g( }* Z1 m( U  _+ p④服药次数。用量<50mg/d者,可于早餐前1次服用;用量>50mg/d者,宜早餐前服50mg,晚餐前服用剩下部分。- L. ?# g! D+ J
(5)不良反应:个别人可发生低血糖;少数患者可发生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0 p! ^) a# h3 J) Y$ Q+ x9 ](6)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但亦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 `! s, m& U! @9 S8. 格列美脲
2 j8 x% X$ q5 \) N" R! E. o; q(1)其他名称:格列苯脲、万苏平、圣平、亚莫利,glimepiride、amaryl。9 {0 q6 J  n) O: q. ^
(2)制剂规格:片剂,2mg、1mg。
( P5 k" Q/ ~( Q- A/ d% N3 [3 T(3)作用特点:具有一定的胰外作用并强于格列苯脲,为目前最强大的磺脲类降糖药。5 U! m# d, B* B+ E/ {0 K+ R
(4)用法用量:
1 D; E9 D: K5 f' C9 O& ]①初始剂量。根据空腹血糖而定,一般1~2mg/d。+ ], \& q1 a1 J
②最大剂量。一般6mg,极量不得超过8mg。
5 k, t9 i& M2 v$ ]③维持剂量。因人因血糖而定,一般不宜超过2~4mg,否则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或改用胰岛素。% M+ X* Z2 S7 D0 d, C
④服用次数。4mg/d以下,宜1/d;如>4mg/d可分早晚2服用。但没有必要3/d服药。
( z4 p7 T0 d8 o(5)不良反应:常见有低血糖、虚弱、头晕、胃肠不适、恶心等。大剂量应用时间较长可引起时间变化。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禁用。( L( q: l: F& k! I/ d) {
(6)注意事项:所引发的低血糖与格列苯脲相似,难于自行缓解,纠正较缓慢,应延长观察时间。$ G: u5 F  U9 m- g- Z$ V
(7)价格参考:片剂,1mg×30,37.50元/盒(瓶);胶囊,2mg×10,22.10元/盒(瓶)。
+ B# s" h5 O/ @% G1 Y4 ?& ^2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ww.tnblt.com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2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胍类降糖药

; ^  v: {2 M* a6 W
        双胍类药物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入临床使用,有苯乙双胍(降糖灵)和二甲双胍两种。苯乙双胍应用过程中常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故在北美的一些国家禁令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二甲双胍类药物在我国广泛应用,它能降低高血糖又不发生低血糖反应,更准确地说二甲双胍是抗高血糖药而非致低血糖药。由于出产厂家的不同,有不同的商品名,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二甲双胍、美迪康、迪化糖啶等均是二甲双胍的不同商品名。
, k- R2 L" {3 i( b3 }/ ?
一、作用机制

  @% V6 @& F0 O: O, V' L& H( h9 y
双胍类降糖药可通过多途径来控制高血糖,如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及促进肌肉内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糖异生及减少肝糖的输出,抑制葡萄糖从肠道的吸收。此外,还可增加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力,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降糖效果与磺脲类相似,且不增加体重。因不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一般不独立引发低血糖反应,但可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如果用双胍类药同时饮食控制不适当或运动不合理,或者联合胰岛素或磺脲类药应用,都有促进低血糖发生的可能。

4 n- F0 p- c' `
二、药动学
  o  Q: ]* v) D
二甲双胍口服吸收不完全,20%~30%的口服量出现在粪便中。口服2h后达药峰值,在小肠上部吸收,一般不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是缓慢的与血细胞结合,半衰期1.5~4.5h,该药不经肝代谢,以原形从肾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其半衰期延长,在体内积聚。
- }  `% \3 B1 E3 y
三、适应证
  ]. Q7 I( {8 ]5 M- `# J: R7 u
1. 因不增加甚至降低血清胰岛素浓度,故不刺激食欲,用于体形偏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者较好。
* ^( p+ t' E( [- x
2.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控制不良,双胍类常与磺脲类合用,磺脲类诱导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利于双胍类增强胰岛素活性作用的发挥。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磺脲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 }4 O# _5 _' j, o; j
3. 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无禁忌证,也可联合用双胍类药,尤其胰岛素用量较大、有胰岛素抵抗者。
& A! E4 v: u/ m, H" V
四、服药时间
% k* w8 h% Y0 U7 X1 K3 U6 D
二甲双胍一般宜在餐中服用,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降糖作用可持续5~6h。降糖作用一般在1~2周出现。

1 q  V. e' Z1 n) s+ b, J3 L
五、不良反应

% g9 C% I1 i$ \0 U+ D" I8 U7 S
1. 胃肠道反应 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厌食、腹泻,约20%的服药者会发生。餐中或餐后立即服药可大幅度减少这些副作用。

7 F& K+ I  u4 J# ^# T8 {
2. 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少见。但有肝肾功能受损,心肺功能不全及贫血缺氧严重者仍可发生。
( ], Y) I2 Z2 K' j2 g
六、禁忌证

' E* z2 y' X  T2 M
1. 对于有肾衰竭、严重肝功能损害及重度动脉硬化,或伴心、脑、眼底并发症者不宜用本类药。

8 l; |$ D/ y1 ^: S5 ^* G
2. 处于较强的应激状态或伴缺氧性疾病者,有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宜慎用或减量,重者不宜用。

; f" r' Q1 a* n* V, ~$ \% ?
3. 中、重度贫血慎用或不用。

+ M2 I+ y6 @! O
4. 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型糖尿病有酮症者。
7 u0 b8 i8 e- \! m
5. 明显的晚期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肺疾病伴低氧血症者禁用双胍类药物。

1 E- h" l; u6 W" x. j
6. 妊娠、哺乳等均不能用双胍类药物。

7 R) O( p: R! f: J: T
七、使用注意

# @, i' [" K6 S' P
最小有效剂量约500mg,一般250~500mg,口服,3/d。降低血糖的最佳日剂量1500mg,在2000mg范围以上无益处。

2 T: a4 K6 N( w: f% D% p
八、常用药物简介
/ K1 }  ^2 K' t! W, C
1. 二甲双胍

  v/ C2 Q1 `* O. {% n, q% h  G
(1)其他名称:降糖片、美迪康、格华止、咪福明,met-formin。

. }4 Z- A8 D- n: `# L
(2)制剂规格:片剂,0.25g、0.5g、0.85g。
$ A2 D% U6 @: V# q6 A0 ~
(3)作用特点:

, q+ H& |& }. ]2 H0 B/ I. L" l" Q
①有一定的降低体重的作用,可协助减肥;

3 D! F) f3 ]; x3 |4 Y+ I: t& C
②有明显降低三酰甘油作用;

! B& ]2 t# [' B) k- j$ g- ?
③对预防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 E' ^5 B2 M9 j& S' Z7 b
④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 Y0 K0 _# G" J
⑤由于抑制肝糖的输出,对控制空腹血糖有较好效果。

3 \3 M7 y+ x9 n* l7 t  ]
(4)用法用量:
- l( Y" O" a  m8 q& {- ^' _( R
①初始剂量。一般0.5g/d,分2次服。
8 ?; D& s: x, X+ f! O
②最大剂量。一般控制在1.5g/d,特殊情况也不能超过3.0g/d。
/ Z( @3 D" C# S8 V) J4 i
③维持剂量。因人而异,通常0.5~1.0g。

' n  N7 |5 J% h% S
④服药次数。一般2~3次分服,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3 D6 Q" o: g0 V$ N, |% ~' N% j
⑤服药时间。普通片剂餐后即服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 l( H; a% M1 T) G) g
(5)不良反应:

7 y! m- c! Q+ f1 T
①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食欲缺乏、恶心和腹泻;影响各种物质如维生素B12的吸收;患者口中可有金属味,体重减轻。

. A& c* O% X) i7 V# R" W! u
②乳酸性酸中毒偶有发生,但较苯乙双胍少得多,相对比较安全。
$ T% k% m8 T; a' t* \& f
③低血糖症较磺酰脲类降糖药少见;

! |6 b. V; z$ s
④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心力衰竭、腹水、急性或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均应避免使用本品。

8 H9 o9 e- {# D
(6)注意事项:
. F$ O5 x3 k/ D% w/ f
①有缺氧性疾病的患者,服用本品要监测乳酸;

" C* k% ]4 l9 N' g& `/ o
②有维生素B12缺乏者,注意补充维生素B12,重者宜停药。
$ p2 \7 J4 }7 _' ^) _+ L- o* ^: T
(7)价格参考:片剂,250mg×100,18.20元/盒(瓶);肠溶片,250mg×60,16.80元/盒(瓶);缓释片,500mg×30,28.60元/盒(瓶)。
) U) E" d% K/ C5 i$ a7 Z
2. 苯乙双胍
- P$ B$ z  d" q
(1)其他名称:降糖灵、DBI、芬福明、苯乙福明,phen-formin。
1 ~1 J, N$ |; v) w
(2)制剂规格:片剂:25mg、50mg。

9 T( N1 y! O, R
(3)作用特点:

: o" k& D4 R, }2 h5 l
①降血糖作用强;

9 |+ B9 z9 ?+ n# }3 _  l9 V0 D. V
②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协助降低体重的作用;

, l, T* B- k1 y9 P4 _, k
③有一定的抗胰岛素抵抗作用,能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敏感性。

  t5 D, g/ u, B: F" t
(4)用法用量:
, m' h( J9 C. ~$ G9 o. [
①初始剂量。一般用25mg,4次/d,血糖较高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可用25mg,2次/d。

& p0 M2 v3 a  W1 }/ _
②最大剂量。一般用50~75mg/d,最大剂量150mg/d。

% O; e! [" V5 @$ _
③维持剂量。每天多用25~50mg,但可因人而异。
( j# W9 C' E# [3 G* X0 t) R
④服药次数。多数认为与降糖效果没有明显关系,每天1次服用或分2或3次服用均可。但分次服用有可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 K% J0 {' ]* |  S% @. N
⑤服药时间。一般在餐后即服。

$ I( \+ s7 ?  c) `/ z7 R4 a8 t
(5)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同二甲双胍。但乳酸性酸中毒发生率较高(有时可致命),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不清、血中乳酸浓度增加。
( \. v. M0 i% s- L# E  D7 W" l
(6)注意事项:
8 k1 {7 Y1 ?9 G3 [0 |5 S0 E; y
①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宜严格控制最大剂量。
. x( ?3 ~6 o* Y9 P* Y5 C6 w
②有外伤、感染、痈疮、溃疡等患者,应慎用,重者不宜用。
# a) E# Z/ z0 U& {' q
(7)价格参考:片剂,25mg×100片,3.80元/瓶。

' A; Q1 c9 N5 p9 a+ I+ b% R
) d7 s4 E" `3 [' N
www.tnblt.com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2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5 A3 Y5 Z3 O' j( f' N0 a
一、作用机制
' o2 z2 W9 C, j, I, l* X. H
α-葡萄糖苷酶存在于小肠刷状缘膜的近腔上皮细胞内,主要作用使淀粉、糊精、麦芽糖等分解为单糖。阿卡波糖(拜唐苹、倍欣)对葡萄糖苷酶有高度的亲和性,从而抑制该酶活性,延缓肠腔内的双糖、低聚糖和多糖中葡萄糖的释放,所以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升可被延缓和减弱,降低了餐后高血糖,随糖尿病病情的改善,空腹血糖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疗程足够长,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也可降低。这种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而且是可逆的,不影响电解质和维生素B12的吸收。

; w, C& ~* A2 ~1 p" `8 a5 ]3 R
二、适应证
. h! s$ B. `# h$ y' a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的作用特点是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并可能因此而间接降低胰岛素水平。

" O  Y  \( X; V: s/ o2 r5 ~' B
1. 主要适用于餐后高血糖及血糖轻度升高的糖尿病。

! _3 _- j- q; m* T9 H
2. 单纯控制饮食,或单用磺脲类或双胍类或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可加用本类制剂。

) D9 d0 V0 U1 }7 H
3. 与磺脲类联用可减少磺脲类药的用量,因其不增加血中胰岛素的量,单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4 y6 U* r; j# T. P9 x% x
三、不良反应

% l- J3 G5 J0 d
腹胀、胃肠胀气,肠鸣,伴随腹泻、腹痛,为避免其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这些不良反应常常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弱。
& k" P. G! ^, u" Q, c* Z
四、禁忌证

/ V2 N( E" N# L8 z5 }7 t3 c5 B
1. 严重酮症、多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或昏迷前患者,以及严重感染、创伤和对本类药过敏者。

0 z3 E/ \/ R+ K8 H
2. 对手术前后、有腹部手术史或肠梗阻史、伴有消化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道疾病、重度疝、结肠狭窄、溃疡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类制剂。

$ [6 t4 x( \0 P" T; G
3. 慎用于高龄及正在服用其他降糖药的患者。
( E" e' A/ x6 d" o9 V3 g
4. 与双胍类药同用可显著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对老年人不提倡联合应用。
% I; l- H8 A2 [( B1 Q  d
五、使用注意
- `+ K( Z- n' `, M) k/ B8 f
1. 单独使用 对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者可单独使用阿卡波糖,一般从小剂量开始,25~50mg/d,服药4周后,空腹血糖明显改善,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根据血糖可调节剂量,最大剂量为100mg/d。
3 A* z& i8 D- Z  F/ g
2. 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阿卡波糖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可加强治疗效果,尤其是当服用磺脲类药物餐后血糖下降不理想时,加用阿卡波糖可有明显的降低餐后血糖效果,两者有协同作用。

) I8 ?  [% p1 U9 @
3.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 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单一药物不能控制高血糖者,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缓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胰岛素抵抗非常有益。
6 H+ B8 M& ^) a7 P6 V$ ~+ Q7 S
4. 阿卡波糖与胰岛素联合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者,餐后血糖尚未达标,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其结果餐后血糖显著下降,胰岛素用量减少,且伴随三酰甘油下降。由此可见,阿卡波糖对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 D' m6 a5 B! |3 F2 Q. l
5. 用于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性治疗 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都有糖尿病的前期糖调节受损的阶段,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针对餐后高血糖,延缓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从而阻止葡萄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

! y% ^# x" G1 B5 H: D# H
六、常用药物简介
% M% r9 u0 x# @* K- y# \. H
1. 阿卡波糖

+ f* D3 u: [; m' V: S# y
(1)其他名称:拜糖平、阿卡波糖、卡博平,glucobay、acarbose。
4 R" G1 ]' |! N6 K) t
(2)制剂规格:片剂,50mg、100mg。

6 S$ Q1 ?1 k: J$ b, r
(3)作用特点:

5 ~  @* k0 [$ o- c+ x  Y" u1 P, J
①抑制食物多糖分解为单糖,使糖的吸收减慢;
8 f3 c: i) R2 }
②长于减少餐后血糖的增高;
* o1 ?1 m! X* f
③可使1d内血糖浓度趋于平稳,减少波动幅度。

) D) J% _% U" d% y" G
(4)用法用量:

9 _+ L& k9 X$ B0 D  ^/ Y
①初始剂量。每次服50mg阿卡波糖,3/d。老年患者或已用其他降糖药者,宜从每次25mg,3/d开始。服药1周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可增加剂量,一般每次增加25mg。也可根据3餐后血糖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当餐前的用量。
/ K+ d0 G* O: X4 M( d. O
②最大剂量。通常不宜超过每次服200mg,3/d。③维持剂量。一般150~300mg/d。④服药时间。宜在餐前,直接用液体吞服;也可与头几口饭一起嚼服。
- y% q4 G) X( k! V
(5)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有胀气、腹痛、腹泻、食欲缺乏,可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少数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嗜睡、头晕、目眩无力等。(6)注意事项:禁用于胃溃疡、胃肠道阻塞、肝损伤。口服胃肠道吸附剂或消化酶制剂降低本品作用。妇女怀孕期间应禁服本品;妇女在哺乳期间不要服用本品。

0 J; m: i0 k: Y. u! N" d4 e2 K/ O
(7)价格参考:片剂50mg×30,61.40元/盒(瓶);胶囊50mg×30,61.40元/盒(瓶)。

4 I, ?: ]+ j+ ~: N) ~0 D# m
2. 伏格列波糖

, z( o) h$ l$ ~/ @6 v
(1)其他名称:倍欣,voglibose、Basen。
' O: k. J; R* ?0 E$ V
(2)制药规格:片剂,0.2mg。
* B9 g1 j# I& \0 e0 H& K
(3)作用特点:

( y/ F4 p/ ?1 O
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阿卡波糖强,对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
4 V7 o& {! g8 b7 z- f" A( P$ N
②由于服用本品后胰岛素的升高受到抑制,有利于控制高胰岛素血症。
/ U+ Z$ C9 C8 L0 ^" H0 D; d. w
(4)用法用量:

) |: m8 y0 Z2 e3 e! |
①初始剂量。3/d,每次服0.2mg;老年人应用0.1mg,3/d开始。
4 n, k; ]9 _9 f) Q% s# H# Y- @$ |0 O
②最大剂量。未确立,但有每天用0.9mg的报道,有人提出可以用到0.6mg,3/d。但剂量越大,消化道不良反应也越突出。
! h! s' _" o8 m
③维持剂量。多每次服0.2mg,3/d。但应因人而异,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 V) A8 @% P) ~; X0 ^
④服用方法。餐前以液体送服,也可饭中服用。
6 ]6 K* k7 M, l+ j2 D0 d' j- R' A
(5)不良反应:与其他降糖药并用时,有时会出现低血糖;有时出现腹部胀满、肠道排气增加等。由于肠内气体等的增加,偶尔出现肠梗阻症状。(6)注意事项:
7 s* |- P; l9 c# |$ ^+ \
①禁用于严重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
4 q' x5 F' @) B+ M# B
②只用于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对只能进行饮食与运动治疗的患者,只限于用在餐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以上者;

( j. B2 j; W0 }0 k, u  ^/ ?
③对同时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制剂的患者,服用本品者血糖值须在7.8mmol/L(140mg/dl)以上;④须向患者说明,出现低血糖时首先考虑服用葡萄糖,而不是其他食品。
! u9 ~" E- x- Q" s4 I

3 G7 ^+ H: V6 [9 Y
www.tnblt.com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2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 ?/ y8 B) J9 l: w* E
一、作用机制
. `. [5 p0 P8 ?6 O) r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药)是新一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目前在中国上市的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与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核受体结合,并激活其活性,增加多种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从而控制糖和脂代谢。经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显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及能量消耗,并促进细胞分化与三酰甘油合成,减少肝糖异生,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在胰岛素充足的情况下使血糖得到控制。二、药代动力学

& ]% B# C- g; b* F9 Z' g- Z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在肝内代谢,很少在尿中排泄,因此血药浓度几乎不受肾功能影响。

) J9 L" P) M: Z# J2 F
三、适应证
3 l. H6 y4 d$ b; m/ b2 L% p
主要适用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和IGT患者。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强胰岛素的疗效。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越明显的糖尿患者其疗效越好。

2 a0 O% W4 H9 g( ]5 @' q  C, e
四、不良反应
: S, ]4 U2 @2 G6 D2 ]9 L
曲格列酮上市后的临床监测中发现多例严重肝损害,导致肝移植或死亡,因此被美国FDA禁止使用。但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经数千例观测未发现有肝损害。大约5%的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水肿,特别是与胰岛素合用水肿发生率可达3%~16%,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因此,有使充血心力衰竭恶化的可能,心功能3~4级的糖尿病患者、心脏排血分数<40%者不推荐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9 u. A* G% \+ K5 G/ O! e- D6 t' p% s
五、禁忌证

- g6 D  P5 Q) b) @
该药不用于1型糖尿病以及有严重急、慢性并发症者、肝肾功能不良的2型糖尿病及妊娠哺乳期的2型糖尿病者。
! F' ?/ n* N% @
六、使用注意

% U3 ~7 W# Z2 s' r
曲格列酮可引起肝功能损害,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罗格列酮与吡格列酮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监测肝功能。

' Q$ d/ B2 l8 d2 F9 |. q
七、常用药物简介

/ p* X) u# d: c$ R, I4 b
1. 罗格列酮

* n# [+ t: W3 X" j4 i1 U; n
(1)其他名称: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avandia、rosiglitazone。

/ E7 o. O- ]& h: f+ t
(2)制剂规格:片剂:2mg、4mg。
) s$ w% l$ L' L# J* b
(3)作用特点:

5 k: c7 c- U: _7 C4 y
①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

8 L3 n: i% L7 K1 a6 `: e
②对老年或肾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毋须特别调整剂量;

# @$ e2 o3 l' R7 `; s
③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

. m  C. L* @8 `& i: d9 {8 n
(4)用法用量:
( i" v6 \' J$ E5 [. q. }& U* e" @
①初始剂量。单用本药或与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联用时,4mg,1/d。

2 [2 b7 d  d. {: `
②最大剂量。未明确,一般8mg,分1或2次服用均可。

$ g4 i* X+ i' ]6 U: p0 A0 n
③维持剂量。以理想控制血糖为标准,4~8mg/d均可。
& @" p3 f* P1 b( W: S* J
④服用方法。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均可。
. @9 c- {/ q5 R
(5)不良反应:单独应用较少引起低血糖,可发生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在65岁以上患者中可发生轻至中度水肿及轻度贫血。
) s8 ], {) Y' Q
(6)注意事项:肾衰竭者慎用且不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能发生低血糖。

( ]9 f/ c9 c1 z
(7)价格参考:片剂,2mg×30片,62.00元/盒;胶囊剂,4mg×12粒,43.60元/盒。
" L' G+ K/ o  H& F+ Z, _. ]
2. 吡格列酮
& a1 l* n! e( W" o7 U' J/ @7 G
(1)其他名称:卡司平、艾汀、艾可托,pioglitazone、ac-tos、actins。

8 A- U3 _, N3 \
(2)制剂规格:片剂:15mg、30mg。
; I0 ~$ l+ A3 S7 C" m3 [4 p$ A/ s
(3)作用特点:

! L' m9 Q, i( O
①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

# ~9 j4 r( ~6 l& A9 t
②对老年或肾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毋须特别调整剂量;

3 d3 f/ D6 ]! O( ^, i
③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

# `# V5 M9 U* x* B6 `9 h7 Y) h: V
(4)用法用量:1/d,早餐前或餐后口服,起始剂量15~30mg,最大剂量为45mg/d。如漏服1次,第2次不可用双倍剂量。

  g9 n( `$ B, Q4 H# ~# s" x
(5)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贫血、水肿、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偶见肌酸激酶水平短暂升高。本品只有在胰岛素存在情况下才发挥抗高血糖的作用,因此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对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停止排卵的患者,用吡格列酮治疗,可导致重新排卵。

% T/ G5 j3 A7 }" y
(6)注意事项:
; c0 n3 S: ?( ^  R
①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 `# Y- Z$ C7 k; s. V, L" I
②有活动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或血清ALT超过正常上限2.5倍者,不应开始本品治疗。治疗中如患者ALT水平持续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出现黄疸,应停药。

* I) P2 ]9 e; @1 n4 S# w, K% s
(7)价格参考:分散片,15mg×30片,69.00元/盒;片剂,30mg×60片,392.00元/瓶;胶囊,15mg×30,118.00元/盒(瓶)。
( _, B' h; I( f! Q" h  V7 P+ u
: Q8 f* z$ w' {
www.tnblt.com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7 2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 z) ^, b: N; L2 U8 Q0 n% _$ s" v
一、作用机制
7 L7 a' B( \, x* n2 R/ G  Y3 i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是一种氨甲酰苯甲酸衍生物,与磺脲类药物一样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但在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与磺脲类不同,它通过关闭胰岛B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通道,快速地增加餐时的胰岛素分泌均数,该类药物不进入细胞内,而格列苯脲是增加全天的胰岛素水平。体外试验表明,在没有葡萄糖时,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即空腹状态无促分泌作用,防止对胰岛B细胞过度刺激,保护残存胰岛B细胞的功能,与格列苯脲相比,不同浓度的瑞格列奈及低浓度那格列奈能明显地减少B细胞的凋亡。此外,该类药物对心血管KATP通道作用极少,因此不影响心肌的“缺血性预适应”。此类药物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从而降低脂毒性。
  L9 p4 z4 v- }1 ?/ I- j: A
二、药动学

1 y6 E9 {3 S; ~" n' x) s
该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口服30min内生效,1h达最大血药浓度,作用持续3~4h,有效地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恢复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早期分泌时相,从而治疗2型糖尿病。其特点是作用时间短,快进快出,半衰期<1h,主要在肝内代谢为非活性的产物,通过胆汁排泄到粪便中。与短效磺脲类相比有相同的降糖效力,与二甲双胍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不良反应与磺脲类相似,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严重性较磺脲类低和弱。也适用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轻、中度肾功能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 T, ?1 a# _% K5 f  J/ g1 X9 O
三、适应证

3 c7 {, m4 x6 q$ M! o' G- C* V/ m
适用于尚具有适当B细胞功能的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或其他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

7 v8 X9 a+ c6 v" f# w) n) Y3 Z
四、服药时间

/ J7 Y1 ?4 q- V* k5 P- R$ c. i. D3 c
可单独应用,也可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其用药原则是“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 @2 `, z/ @. i/ a) d% m7 r" i+ R
五、不良反应

) {7 @& H* g1 E% ?# p6 s. a
轻度低血糖、短暂的视力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等。

& s7 P, u: b8 G, m0 M
六、禁忌证
$ X2 ~8 ?3 S+ s) y% C6 F( K. D
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 u- m6 d, F/ X7 s
七、常用药物简介
4 t' L; H4 x* K! E. x/ s
1. 瑞格列奈
. o0 F+ q3 h& e! w0 `& w' l  ]- }
(1)其他名称:诺和龙、妥来迪,novoNorm、repaglin-ide。

* U& T- v5 d, I( X
(2)制剂规格:片剂:0.5mg、1mg、2mg。
! m" r9 d8 d2 f; W/ b" ^
(3)作用特点:

! [  _+ |+ W) P) _
①为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有别于一般的磺脲类降糖药;
9 x) h" F# b9 O( \. H2 Z
②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快速地降低。此作用依赖于胰岛中有功能的B细胞;

* x/ g  p* H+ |8 p
③吸收快、排泄也快,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长于降低餐后高血糖。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
& K$ ]3 S) ^" m7 ~( ~
(4)用法用量:

3 `" E/ ^+ A6 B" D) J
①初始剂量。如尚未服其他降糖药,每次服0.5mg,3/d;如已用α-糖苷酶抑制药,停用后加诺和龙0.5mg,3/d;如已服磺脲类降糖药,停用后加诺和龙0.5~1mg,3/d。

+ {+ t. w/ e2 L1 X+ @. l: L
②最大剂量。一般3g/d,如血糖控制不理想,加用其他降糖药尤其二甲双胍。如仍不理想,更换其他类型降糖药。
' h) _7 V' [* B6 D) o- {2 D
③维持剂量。不定,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 G' l( r& y/ V! G6 F
④服药方法。餐前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 S8 ?4 p1 a; E( X/ j' [9 k
(5)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视觉异常、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个别出现肝功酶指标升高。
& d" [: v  j" _3 R* u
(6)注意事项:用药时注意低血糖的发生,肾功能不良、肝功能不良者慎用。1型糖尿病患者禁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12岁以下、75岁以上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 m' Y7 _1 e7 y6 Y: ^3 U/ d
(7)价格参考:片剂,0.5mg×30,47.80元/盒;片剂,2.0mg×30,96.00元/盒;
7 D& O5 e- C- C; I! J
2. 那格列奈
! p5 J: j. V. n( L
(1)其他名称:唐瑞、唐力,nateglinide tablete、starlix。

& u; a% L) [/ Y. n: v% L) W
(2)制剂规格:胶囊剂:30mg、90mg;片剂:60mg、120mg。
; n% n, ^  s. m; _, n
(3)作用特点:
. Q5 \( K! L1 ^; R2 q; x9 W
①作用时间短,清除快,对胰岛细胞影响小;

3 z/ j6 p/ \5 t& ?9 t& k# I- A
②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引起低血糖少;
4 s; e# V  g7 I9 M
③可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联用。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
' U: o6 W* Y  Y- K% C5 d  I
(4)用法用量:

1 f" C) Q, h) n# e1 k' Z+ Z
①初始剂量。小剂量开始,一般可每次15~30mg。
8 a& ]2 v! X6 D0 O5 z
②最大剂量。通常成人每次服用60~120mg,3/d。如不能很好控制血糖则加二甲双胍,仍不行更换药物。
5 a' E" Y3 x9 o& f1 J% h
③维持剂量。因人而异,宜小剂量。
! h$ |) u3 g  s0 H/ Q# L: u
④服药方法。餐前1~15min内服用。
* E" |6 s* V! f: A, O: U
(5)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头痛等。服用时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当患者伴有发热、感染、创伤或手术时血糖可以暂时性升高;本品不能与磺酰脲类制剂并用。
  s7 q0 j' H/ p' E# ]  t
(6)注意事项: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妊娠和授乳妇女禁用。

0 s& s/ m3 F) H+ q
(7)价格参考:片剂,30mg×60,48.40元/盒(瓶);片剂,120mg×30片,71.80元/盒;胶囊,30mg×36,30.30元/盒。
5 {' C% g2 Y1 n" `3 b/ Q

' ^) E1 B% U1 P! B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