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90|回复: 7

I型糖尿病

[复制链接]

升级   20.86%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41

主题

102

回帖

28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7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4-2-19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1 E( e# c/ q* O/ W; Q2 BI型糖尿病的定义7 P- D/ m8 m4 b
  1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引发的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7 u! S) I0 }" m0 w
[发帖际遇]: mail1239 乐于助人,奖励 7 贡献. 幸运榜 / 衰神榜
www.tnblt.com

升级   20.86%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41

主题

102

回帖

28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7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 G" o5 s8 L. @2 k1 a        常见症状
* A/ c8 H: H, I4 q6 X, I: W  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约有1/3Ⅰ型糖尿病患者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病史。
! }9 ~, D% J; r8 o/ U5 P) i  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视物模糊。1型糖尿病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常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3 D, c# N9 b; r& u& n! x' E  并发症* a& b  K: I! p' X0 F# B! x% q# j+ h
  1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霉菌性外阴炎而以会阴部感染为明显的症状。9 }+ p1 Z  u: I' w2 u
  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1型糖尿病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1型糖尿病患者因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www.tnblt.com

升级   20.86%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41

主题

102

回帖

28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7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1型糖尿病的病因病理6 ?0 m+ E0 a; j" P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此,医学界抱有很大期望。; @. D3 i' N8 Q- k' I. A& @8 H
  遗传因素$ B/ H1 ^4 L; Z. D2 \
  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于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8 y1 v( E  h1 F' n2 i/ q
  免疫因素
9 m* E- M7 \* y+ ~# N  G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免疫性胰岛炎和选择性胰岛β细胞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67%~88%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儿的胰腺,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有胰岛炎存在,且T、B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显著。通过Ⅰ型糖尿病后代的自身抗体随访检测发现,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最早发现,随后发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65KDGADA),酪氨酸蛋白磷酸化酶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 _7 [2 e9 V% f# l) L- {2 E  病毒感染因素
4 M7 x" T7 x% O. k1 E% b$ N  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于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c3 y! V* e6 S0 b5 j6 f/ W0 s
  环境因素
2 t* M' V9 M2 P+ n  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婴儿期牛奶喂养、预防接种疫苗、气候、地理、毒素以及应激等,它们均可促使1型糖尿病的发病。在这些环境中,对病毒致1型糖尿病的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对于初诊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少病例的血清中都可以查到一些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例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而肠道病毒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 v' p6 o" u1 v5 T: ~  发病机理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受病毒或毒物等破坏,在遗传倾向基础上引起的自身的免疫反应而发病。一般认为B细胞破坏的机制有两方面,一是病毒或毒物有直接破坏细胞的可能性,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些外因使胰岛B细胞产生了某种变化,通过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细胞缓慢死亡。
[发帖际遇]: mail1239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2 金钱,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www.tnblt.com

升级   20.86%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41

主题

102

回帖

28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7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mail1239 发表于 2014-2-19 20:130 Q& F9 p2 w1 u3 }& t. \* F; c# |; `
1型糖尿病的病因病理
# I$ m- `  h, M2 B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 ...

) b2 E# o8 x( e9 n- a! x, {1型糖尿病的治疗2 b' k, g3 ]/ Y  H$ S
  1型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系统综合性的,包括合理应用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和加强宣教。: A; o% P+ z5 j- q5 S+ N
  (1)药物治疗方法
6 S% `. V. X# ^% D9 ^  ①胰岛素治疗
8 c! t5 J3 E3 S9 U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每个人体内都需要胰岛素维持机体功能正常。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不内释放胰岛素,因此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
$ ^/ [9 X( M/ I# Z1 C6 M+ Z" X  胰岛素通常是利用注射器通过皮下注入体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胰岛素泵,它可以连续将胰岛素输注进患者体内。胰岛素不是做成药片形式,而是液态制剂。
( _5 r2 z" J, p7 s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将检测你的血糖水平,以确定使用哪种胰岛素才适合你目前的病情。为了使血糖控制效果尽可能达到最好,医生也可能让你混合胰岛素,即两种或多种胰岛素混合后进行注射。! c4 `, C+ k7 p' f8 N, y/ h: O
  一般来说,胰岛素注射频率为1-4次/天。在患者开始自己注射胰岛素之前,医生或护士应当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当然,如果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其父母或其他监负人应当学会胰岛素注射方法。
5 m2 `; \+ e- S) _/ Z5 u  注射胰岛素虽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但仍有不便之处,若注射剂量过大或饮食不规律,会使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引起低血糖。4 Y/ K1 U* C3 P3 }
  ②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 H% E' |, O' U6 e+ l9 j  医生有时可能会给患者开些预防眼病、肾病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药物,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机率。
5 j2 R& E8 e% L/ f0 O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和有肾病症状者的常用推荐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包括以下几种:卡托普利(商品名开博通)、依那普利(Vasotec)、奎那普利(Accupril)、苯那普利(洛汀新)、雷米普利(Altace)、培哚普利(Aceon)和赖诺普利(Prinivil和Zestril)。) N. g4 u$ R* ^" I6 ~& b
  他汀类药物通常是调节血脂(胆固醇水平)异常的首选药物,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水平应低于3.12mmol/L。
# K8 C, @5 q+ m6 g9 b7 ]  阿司匹林是用于预防心脏疾病的药物,常常推荐给以下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患者·患有心脏病或有心脏病家族史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者、吸烟患者5 I9 Q9 G( P9 S" B: Z8 r
  (2)饮食治疗* q; s( _, E4 d1 c) @
  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达到要求的范围,同时应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须与胰岛素治疗同步进行。
1 h% x0 h5 W- ~, N  ①、热量的需要:儿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需要应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量的摄入。
$ S- d# i1 L# U7 D+ {, S- G  ②、糖类:每日糖类的摄入应个体化,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7 a4 g6 u4 d# a! \  ③、纤维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过多高纤维素饮食易致腹胀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0 R4 r0 o$ U# h1 f, |& g4 S  ④、蛋日质:蛋白质可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降低,推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
9 n; \: r7 ^' p. |  ⑤、脂肪: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可占总量的30%~35%。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2条鱼。$ q( k- p' ]3 c. P
  (3)运动治疗
" W- x/ x6 R/ i  体力活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运动l小时,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但应避免爬高和潜水,因发生低血糖时有危险。( V3 q& N4 b2 U& U& x1 g
  (4)干细胞技术
& e  R* I8 Z+ R6 @4 G  由于注射胰岛素并不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所以医学专家尝试用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7 M; f1 h8 ~! q& m  T
  1992年瑞士日内瓦大学首次用胰岛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糖尿病,此后法国与瑞士8家医院合作,胰岛细胞移植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 z) i+ @( y, P; i9 U4 x
  相关报道很多。但都是针对早期1型糖尿病有效。据有关文献表明,现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最长已经有15个月未注射胰岛素,最早是在巴西的医生移植15例,最长也有30个月了。所以可以排除蜜月期的原因。2 P+ e- ~6 V0 M! [1 X! w( X3 B0 q1 j
  (5)中医技术
* D3 q+ n5 v; _/ |  近年来中医技术治疗1型糖尿病的报道也很多。也有10年病史1型糖尿病的相关报道。但是,因为患者数量不多,而且中医大夫之间技术区别很大,不同的医生方法可能解然不同。尤其是国家的中医机构没有可以治疗的医生。所以,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也不公允。/ b+ L+ Z  p6 `/ V4 j" q& z
  总之,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难以治愈性疾病,糖尿病人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戒烟、不酗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www.tnblt.com

升级   20.86%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41

主题

102

回帖

28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7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mail1239 发表于 2014-2-19 20:14
8 [0 O/ d7 O/ @9 I1型糖尿病的治疗6 ]# E: r# U+ {, }
  1型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系统综合性的,包括合理应用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体育锻炼、 ...

6 d8 I) y7 l  G- ~$ M$ M% z1型糖尿病的疾病特点& b7 \& i. |: P# W+ e& f8 R" |$ E
        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较急,多数患者常因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而起病,通常有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简称“三多一少”症状。
0 d5 B+ L0 k4 {; @+ U6 L: x  常见症状
1 _+ O7 P3 l- v8 U2 @  由于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血糖升高快,症状也比较典型,常表现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乏力等。' d6 s0 ?, }4 h  p2 G" `: H
  多尿:夜尿多,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尿床。
# w( _, [. s  Y9 W  多饮:喝水多,有时晚上也要起来喝水。
- k6 P5 p: _& z* J! }  多食:吃得多,食量明显增加,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家长会认为孩子是长身体才吃得多,因此这一症状易被忽视。
; J! S0 @" g2 R9 r  体重减轻(少):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 u$ U! K+ Q) p5 b; O& W9 N- U  Q) b  乏力并有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喜欢窝在床上,不愿意活动。/ V0 i, H1 J* l, a8 ^( I! b
  视物模糊:血糖迅速升高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 R) H, l5 W  h
  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1型糖尿病具有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当血糖大于13mmol/L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婴儿多尿、多饮不易被发现,可很快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
6 W" D; n' \. }8 t& ]        有下列表现时应该注意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 B8 D+ F4 m3 |- O% H# @  糖尿病症状加重: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和消瘦。
4 @$ p/ }: u1 ?4 Z9 P  胃肠道反应
( v) N' Q9 P0 g& t  急性起病、进食减少、恶心、呕吐,持续剧烈腹痛或伴有肌紧张,但常常没有腹泻,有时可误诊为急腹症。9 X, l! K$ D* d
  脱水征( S, F, [! W0 m& E
  眼窝塌陷、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口干
www.tnblt.com

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33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1

主题

138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751
发表于 2014-2-22 17: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说的不错
升糖原则:热的比冷的快,发酵的比不发酵的快,软的比硬的快,精细的比粗的快。

升级   44.25%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18

主题

33

回帖

5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4

热心会员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4-2-22 17: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看这写的不错吗
www.tnblt.com

升级   100%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0

主题

99

回帖

13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40
发表于 2014-2-24 1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发帖际遇]: 三只眼 乐于助人,奖励 9 贡献. 幸运榜 / 衰神榜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