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糖值是直接反应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的最为直接和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应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止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点的血糖,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8 Q6 ?/ v5 i6 S2 k# q. ~8 w①空腹血糖
" U A% \+ B; t- L! m- q- F严格的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餐8点),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空腹血糖可以反应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空腹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1 Q1 w5 h" {& k$ l, }+ M
空腹高血糖有三种常见情况:1.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2.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零点以后,生长激素和糖皮质醇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在凌晨3点加测血糖可发现血糖正常或偏高。3.苏木杰反应。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用胰岛素过量后引起低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注意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8点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得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 R( r' T% x; X/ T* r: B( @( L9 ]
0 j8 { U( x, r! t
②餐后2小时血糖
8 j0 a& q0 B2 z7 k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它主要反映患者胰岛素β细胞的储备功能(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以及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因而表现为餐后血糖明显升高。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1 J$ Q( W+ F! n$ s. @5 b
6 n' s0 g) X7 I; F. p8 L③餐前血糖
! Q: U& V/ J3 o( r0 J# K% d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餐前血糖高反映的是上次餐前的胰岛素用量不足。比如午餐前高血糖,说明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和午餐前血糖之差应大于1.0mmol/L,若差值大于1.0mmol/L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好;若差值小于1.0mmol/L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差或药量不足。对餐前高血糖的治疗与餐后2小时高血糖相同,只是药量应加大一些。* S9 a: J/ F/ C4 G( c' w; W
- Q9 U$ I# u+ d' \1 I
④睡前血糖
+ `8 \1 @9 A8 N* \/ t6 V5 Z2 f反映胰岛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加餐、用药和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2 w5 T4 H4 X( T S1 h. k. S
' J9 d& g8 h4 q0 \
⑤凌晨3点血糖 $ t$ |2 R) B" |& L/ S$ _# o& Q
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反应,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发生黎明现象时需要考虑增加睡前药物剂量,而发生苏木杰反应时则要考虑适当减少睡前药物剂量,并将睡前加餐做适当调整。
' }- n5 u7 c2 n' h5 F# v9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