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危害严重,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 w! w, R4 j9 ^" A7 z6 P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m5 P+ g J: y# @! h4 z7 h4 |9 T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L5 ~4 Z( L! X' }, ~% h( D关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 l; `% }7 c/ O/ y+ W! i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但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 i$ R7 G6 Z! W$ R5 X3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调节受损史(空腹血糖为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空腹血糖为7.0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11.1mmol/L);(2)年龄≥45岁;(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24kg/m2):超重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TG)≥1.70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静坐生活方式者。
3 `- V, s }: j- d) i8 @针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其中的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每年约1.5%~10%的患者进展成为糖尿病,故又叫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减低。
* b0 P: k3 e7 J& m/ j2 B; K饮食做到“五宜”及“三不宜”% X! [2 R8 d% d9 z1 ~0 X% I& M
饮食控制“五宜”:
. A c5 R& M% g/ N1.宜吃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2 P% w: w4 o' i6 U
2.宜食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芦、冬瓜、黄瓜、西红柿、青椒、茄子。而黄瓜、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当水果吃。% R% Q z* n7 S% M9 Q
3.宜吃含钙的食物:缺钙会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富含钙。' m& o' i+ M% y b
4.宜吃富含硒的食物:硒与胰岛素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类似。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富含硒,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8 A$ Z6 D F5 h
5.宜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类维生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脏病变有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含量较高。
3 m3 A5 N# T( w1 m; M3 A3 A) U此外,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适宜多吃。饮食控制“三不宜”:" P, y( g0 n2 h) z* v: _
1.不宜吃各种糖:如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Q- O2 G: s6 i. |) B5 v0 [
2.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 f& Z: f# P! m. D* w6 s2 h3.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易导致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使其不易被发现。8 [- K& I [+ ~' P
中医讲求辩证防治% q1 a, @- Q& u7 u6 t4 F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肺胃燥热,气阴两虚,肾阴亏虚,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故其中医防治当针对气血阴阳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对于那些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在医院接受治疗,或者害怕吃中药的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泡茶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及早期防治。
1 F5 Z7 U) B/ M) ^" y4 S) }. p$ W推荐降糖保健茶:6 Y1 Q9 t: Q. n, ]7 {
肺胃燥热【原料】桑叶5克、山楂5克、菊花5朵。3 Y, C i3 b1 `. ~/ T
气阴两虚【原料】太子参9克、麦冬9克,乌梅5枚。" d7 q" e9 o$ B' ~3 p0 Z8 C
肝肾亏虚【原料】黄芪10克、灵芝草10克,黄精10克。
( r& f+ W$ A6 N9 l; Q* [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运动无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手足麻木作痛等症状。其主要是由于患者阴虚燥热,耗津灼液致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衰不能温煦,气虚不能帅血,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畅。针对这些人群可采用中药外治即中药泡脚法进行防治。+ q8 i ~0 T- f5 y1 t1 Y, ^
选用适合的中药进行泡脚熏洗,利用中药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药物通过热力渗透皮肤,通过穴位,疏通经络,每天一次或两次,温度控制在37度~40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每次泡脚熏洗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如伴有糖尿病足部溃疡破损或感染者则当禁用。
) e' L0 v& i+ h) L推荐中药泡脚方:生姜20克、鸡血藤30克、牛膝30克。
8 c3 ^. G. x& i8 q/ E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通过中医防治糖尿病能更积极地防治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