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每 4 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 位来自中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有糖尿病?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吗? 别跟我扯,我不信!” C3 d& J9 c) t- N$ }
其实糖护士也不相信这个数字,也觉得很扯。但为什么?总得有原因吧?9 Z% I1 W+ n% e, j4 m( V
0 m2 H9 c! X5 Y. j3 o: k1 R* ~
经过几番研究,看了权威的研究解释,糖小护最后选择相信了。
N$ `/ t% @6 d& w+ V7 y* n" C
# G! F# o& ^* A! d$ ~1 c: ?权威的《柳叶刀》上的系列文章认为,糖尿病的蔓延,是生物进化与当今外界环境间不协调的结果。
! g; W q+ w$ q* M7 n2 @2 {" V- I* r+ c' ~- h
9 O0 z' u r: e6 p" F* }2 [餐桌上的改变
7 j c# C2 V% A, \( a- v
, R$ r7 d9 q, U" W& e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出现显著变化。比如含糖饮料、膳食脂肪、红肉以及细粮充斥每日餐桌,而这些以及米饭的摄入数量与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 B5 {- t6 D @- @& V9 }
1 P; Q$ e# Z, p( g, h运动的缺乏; v7 ~4 L7 K4 U' v) y% ~
另外,缺乏运动也是中国人群的生活常态。有研究显示,2010年仅有11.9%的中国成年人进行日常锻炼。在1991年~1997年购买汽车的中国男士比没有购车的多增加了1.8公斤的体重。
, {- P% X1 s6 E! M1 v# H K7 o3 a- y$ |3 c) b+ q
遗传背景4 |, k7 U# v8 f
首先糖护士要向大家说明一点是,糖尿病不是遗传病,只是更有遗传倾向,但每种疾病都要考虑遗传背景。
% c: L$ y9 A9 q/ _ K. e! ^" R1 [. K( a4 C
因此,遗传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学者们指出,家族因素如遗传变异非常重要,遗传结构的差异表明,与欧裔人群相比,不同遗传变异组合可能是中国人群中2 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 r$ F/ J5 t* {7 }
" L3 c9 _. R- c9 I ]因此,对于高度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尤为容易扣动发病的“扳机”。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从出生前到终老,都存在风险(图)。" v0 \( ~1 o9 W% N/ s
3 t% `0 C1 d4 R2 n4 v; f/ h3 W/ c比如在生命早期,母体营养不良、母体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就均与后代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9 K; e/ [( q1 C2 I9 c4 @
, ^. J( G k0 Y因此,学者们认为,目前亟需针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采取多种防御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_# {( [2 C' B4 Y. H% ~5 ~; E" n3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