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91|回复: 0

警惕糖尿病使用九关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73

主题

249

回帖

719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97
发表于 2014-10-13 0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它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自从其问世以来,被其挽救生命的患者数量简直难以计数,说它“神奇”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么“神奇”的药物,在其应用的道路上,至今还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糖尿病患者必须警惕这些关卡才能在糖尿病治疗的道路上畅行无阻。   那么,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关卡”呢?专家指出,这些“关卡”就像一只只“拦路虎”,令许多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尚未开始应用的患者朋友们闻风而胆寒,令已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具体有:$ c) ?4 b  W/ y) j: W/ N+ D% u
  第一“关卡”:疼痛. {+ L) _' k) j. L3 S0 s$ T, m
  注射胰岛素会产生疼痛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您如果询问一百个注射过胰岛素的病友,恐怕有九十九个都会告诉您: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非常轻微!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疼痛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时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一般而言,胰岛素腹部皮下注射,疼痛感最小,且吸收稳定和方便。
" |! \) L5 k0 A7 h  第二“关卡”:低血糖
  F  |- `+ i$ b  k" L5 F/ X7 d  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餐前和夜间,但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低血糖与口服降血糖药物相比常比较轻,危害性较小,多数通过两餐间或睡前加餐可预防或避免。
+ ~+ E/ i2 R' U" k  第三“关卡”:脂肪垫
9 H' Q- S/ R0 J$ R' x# k1 P, k  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9 A4 W8 z6 N! h) z/ q/ }& u/ ?
  第四“关卡”:胰岛素抗体
6 R  S+ R8 n) E$ y7 I7 u" d. ?  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究其根源,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某些杂质成分有关,解决办法是换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制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不管是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还是人胰岛素类似物,已很少或几乎不产生胰岛素抗体。& M+ ?4 `6 t/ I5 D
  第五“关卡”:体重增加# `  r4 ]" e0 a
  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随着血糖得到控制,同时发现自己的体重常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常把责任全部推到胰岛素头上,甚至因此而停用胰岛素。对此,我们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诚然,在应用胰岛素使血糖获得控制后,尿中随之流失的葡萄糖减少了,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量损耗,导致一定程度的体重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体重增加并不全是胰岛素本身惹的祸,假如患者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使热量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试问患者体重还会增加吗?应用胰岛素后的体重增加,一般可以通过联合用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饮食控制、运动调节等方式来控制,因此患者朋友不必对此多虑。
7 m% O1 \3 R; g' S1 }; l0 y0 A  第六“关卡”:水肿" B) E# V. M! D$ l
  患者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后4~6日可能发生水肿,多见于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会在一个月内渐渐自行消退。
& u+ F6 ~# f3 y' w& N) i7 Z: k' Z  第七“关卡”:局部瘀青
- K$ _  r# H2 d5 Y. L  `9 y3 `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 j( X" m, X# F5 Q' S- Y1 i9 Y0 O  第八“关卡”:脂肪萎缩 脂* X/ T7 j# K- G# M9 w4 e
  肪萎缩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属于后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形成不易察觉的小凹陷,这种情况的真正成因还不十分清楚,但研究发现,使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制剂,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可有效预防皮下脂肪萎缩。
8 f& w5 ^# a# F& P! Z) U! M# p  C- @! L- g1 @3 H3 k2 |% T6 Z5 e
  第九“关卡”:胰岛素过敏
+ @  `  T6 k, {4 a1 C4 o  胰岛素引起过敏反应者并不多见,这种反应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杂质蛋白、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免疫功能强弱有较大关系,症状大致上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局部过敏反应一般在注射后2~12小时发生,为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的红肿、瘙痒、水泡、硬结等,一般持续2小时后逐渐消退。为了预防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应注意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时进针稍深一点,达到皮下组织。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重者可发生休克,一般发生在停用胰岛素数月后又恢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脱敏疗法。
% o- d1 z3 D1 {: e0 {; B8 p3 q0 v% Q+ g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