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5 17: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尿蛋白定量分析 (24小時尿液 / 隨機採尿)
, p! |8 R" E6 _) b3 K2 Z& r臨床用途:
$ H8 E- k. x' R g- m' x& i定量分析尿蛋白有下列幾個主要目的:一、依尿蛋白上升情形評估腎功能障礙。二、有助於腎臟病情的持續追蹤。三、與血清蛋白質比較,評估身體的健康狀態。
+ J) f' W" C' r p9 m
6 R* f: v9 a p, r) o尿蛋白定量分析並非尿液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檢查,它可直接定量尿蛋白濃度,有利於醫師追蹤病情及評估療效。健康人每日的尿中均含有微量之蛋白質,約 40 ~ 80 mg/day。如果 24 小時尿液蛋白質總量超過 150 mg,即稱為「病理性蛋白尿」,代表腎絲球或腎小管有相當程度的損傷。這些病理性蛋白尿除了腎臟本身的問題外,也受其他疾病的影響,包括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高血壓以及造成腎絲球病變的感染症,如病毒性肝炎、梅毒、及感染性心內膜炎。另外,長期服用腎毒性的藥物、濫用藥物成癮者、大量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者,皆可能導致大量尿蛋白出現。懷孕時出現尿蛋白可能暗示有子癇前症發生,另有一些稀有的家族性遺傳腎臟病也會引起蛋白尿。 4 w6 A8 @. x( L& } n& h
3 ` L f7 _3 ?7 c8 |' [1 S* K; P
每日尿蛋白總量小於 150 mg/day 以下,稱為「生理性蛋白尿」,通常屬正常現象,包括運動、發燒、情緒興奮或緊張等。有時姿勢改變也會產生蛋白尿,例如長期臥病在床的病人就可能經常發生,原因是平常很少活動,一旦爬起來活動,容易刺激尿蛋白的產生,活動越多尿蛋白產生越多。
7 ?) v8 D' l" l7 t3 W+ f7 n, |/ M4 W1 ?) H5 S. g: \" r
尿蛋白檢查以收集 24 小時尿液較具臨床意義,而隨機採檢的尿液容易受喝水量的影響而產生稀釋或濃縮的效應,變異性極大,不建議使用。
. q7 j) N, x f/ `8 J- t5 A3 a9 m! b; R" g0 G' m8 ~
正常參考值:
$ c: l1 I& }, m) q- Y2 D9 i( g24小時尿:男性 31 ~ 175,女性 27 ~ 93 mg/24hrs
4 h G c/ u3 ~$ S8 B8 D1 G/ W5 r
隨機採檢尿液:< 20.0 mg/dl
7 m9 X( B5 V: M/ w
% O, S$ u9 b3 b# ^9 M8 m1 ~檢體處理:
* H! Y& g% X7 _' I& r& _# G24 小時尿:收集 24 小時尿液須冷藏收集,不可添加防腐劑,收集完畢後混合均勻,取 3 ml 分裝到檢體瓶,註明總量,立即送檢。 , @, p: i- [# q) v
5 t+ w( N- C0 w8 c: c2 \8 ]
隨機採檢尿液:採檢前 2 小時不可大量喝水,取中段尿至衛生杯中,分裝 3 ml 到檢體瓶,立即送檢。若不能立即送檢,應冷藏保存,以一天為限,否則須冷凍保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