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肥胖与糖尿病按照脂肪聚集部位的不同,肥胖可分为中心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中心型肥胖表现为腹部皮下脂肪堆积,大网膜、肠系膜、肝脏、胃肠等内脏周围的脂肪增多,也可以称作内脏脂肪型肥胖,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是动脉硬化的帮凶。
( U$ r4 `" p6 f/ o1 M2 l8 A% ]1 W中心型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腰围与臀围之比,男性在0.95以上,女性在0.85以上,即可视为中心型肥胖。5 O9 D) x' Z$ d1 A/ R
周围型肥胖是指四肢和躯体均肥胖的情况,也就是皮下脂肪囤积的皮下脂肪型肥胖。医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中心型肥胖比周围型肥胖更易患糖尿病,腹部脂肪过多的妇女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是臀部及大腿肥胖妇女的2倍。
1 O5 Z4 X7 w+ P4 ^/ O- D. u9 {腹部脂肪会增加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难度,并且干扰胰岛素的利用,使胰岛素难于胜任运送葡萄糖的工作。女性腰围超过94厘米,男性腰围超过102厘米,还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内脏脂肪蓄积还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引发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 y4 C+ H2 |, D3 Q8 F6 Y" F [' H- ]0 G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升高,加重肥胖,因此形成肥胖→糖尿病→肥胖的恶性循环。所以说,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因此应该积极控制体重,这对预防肥胖症、冠心病和糖尿病都有好处。
4 ~( D/ I0 p! e: _1 {" g大网膜
$ L" w s, C9 [- x4 ~* n 在人们的印象中,脂肪都是紧贴在皮下,其实不然,如大网膜垂挂在胃部外侧,如果把胃看作衣架,那么大网膜就是晾晒在衣架上的毛巾,当然这只是笼统的比喻,具体形态还取决于人体储存热量的多少。对于体内脂肪含量很少的人而言,腹部上悬挂的是如纱布手帕一样轻薄透明的网膜,上面只有一些经纬线组成的网络。对于网膜脂肪含量丰富的人而言,网膜会包裹在脂肪的周围,形成啤酒肚,此时“衣架”上就像悬挂了旧式的棉裤,肥大臃肿,脂肪小球膨胀,根本看不到网状结构或者网眼。
3 k( I' o; k! J/ h6 m* {(二)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会诱发糖尿病。而患糖尿病时,多余的葡萄糖滞留在血液中,这些糖像岩石碎渣一下,会破坏血管光滑的表层,同时使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松动,动脉管壁出现小裂口,其最终结果是出现动脉硬化。胰岛素过多又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多,再加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就诱发或加重了高血压。4 n% B( Z' h2 W) n& u4 U; M
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形成恶性循环。
* l: c+ z6 S& K7 S& |9 Z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监测血压,即使血压不高,每3个月也要测量血压1次。
6 O3 ?" R; I/ W$ W& X6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