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17|回复: 0

经络与腧穴

[复制链接]

升级   66.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主题

138

回帖

73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33
发表于 2017-12-25 18: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通过经络的联系,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籍此运行气血、营养周身、协调人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和阴阳的相对平衡。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在病理情况下,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也是针灸施术的刺激部位。腧,意为转输、输注,喻经气像流水流输灌注;穴即孔隙,有经气所居之义。中医的腧穴又有气穴、孔穴、穴道、穴位等别称。; \# z% {& e9 U1 z6 \! n( O/ W) R
     腧穴与脏腑经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星罗棋布的腧穴,分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通路上,由于经络的内外联系,而使它与脏腑组织器官有着息息相通的关联。当脏腑有病时,可以在相应的体表腧穴处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等病理现象,这种由内到外的反应,不仅有助于辨别病位,辅助诊断,而且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疏通经络,刺激腧穴,是防治糖尿病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r' K6 n' X4 f& o9 m2 R! y+ K& C; V1 `- c7 O$ h; S/ r
腧穴的定位方法
$ j; z' n0 s) Q5 E+ o# y; M" h
常用的腧穴定位取穴方法有以下四种:  q" |( ?" Q/ C* n
骨度分寸法" ^0 y  H0 |5 [3 g$ m' ]
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各个部位,分别规定为一定的分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这里“寸”的实际含义是等分,如腕横纹至肘横纹是12寸,就是把这段长度划分为12个等分,其中的每1寸就是1个等分。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1 Q3 }8 e0 O. t" B8 j9 ?5 Z
+ P( K) L# S0 q9 a+ p9 H. B

3 ]) j; d% M* I- \( e骨度分寸法(前面观)
  V4 l3 o% ~( x, z  H, G9 K+ I! X- u  p% `6 F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
/ C; y& }! }# \7 X+ Y( ~8 e" K
' H+ b+ G. H% E4 N# `$ i, ~骨度分寸法(后面观)  e/ R( K' f6 ^2 B! C) d% r

( X- r* M! j- L7 `. H0 D
5 M# f$ ]5 I# A/ v! X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 w- @6 A: [" e9 x1. 中指同身寸
3 h; B, R% J, ^7 b: Y 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u% W& m# {, J4 S) ^
2. 拇指同身寸! ?$ _# |8 [8 M( c
即以拇指指间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e0 E5 o, a" m2 M
3. 横指同身寸
7 f) V' C" S& J5 r0 d, _ 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量取四指之宽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5 G6 K. |* B  H8 A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 _9 m9 w; f- V6 p! _% g
7 \0 @% ^9 e) n: E7 z4 X% G; C8 m7 `
体表标志法6 `8 r# L- t3 p2 a+ \! ^
      体表标志法是利用身体表面的各种解剖标志来定取穴位,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固定标志是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骨节凸起或凹陷等标志定取穴位。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等。活动标志是利用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凸起、皱纹等作为取穴的标志。如咬紧牙关咬肌隆起处取颊车,张口取听宫等。& ]! \' B) K1 D
简便取穴法7 p. g1 p9 {( q, C) i
      简便取穴法是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但适用的腧穴不多。如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握拳,中指端处取劳宫;两手臂自然下垂,中指尖端取风市等。
7 N. a6 q+ _% {8 c9 ?. j: S: V; V' S4 e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前顶后1.5寸。简易取穴: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处。0 S" Z6 H; h; j

9 s9 h9 Y0 M# B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简易取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指处
5 C3 }/ t0 a' j; [8 \2 L/ K0 _: `
% _1 m( U( {& A- ?6 h2 k$ y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横纹上7寸。简易取穴:直立垂手,中指尖指处即此穴
# X# q) L& N2 l1 F/ P+ v%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