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74|回复: 0

眼底疾病增多,糖尿病还会致盲?

[复制链接]

升级   90.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0

主题

44

回帖

9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22
发表于 2018-6-11 18: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前总是模模糊糊、看东西扭曲、颜色暗淡、视野出现盲区……这些都是眼底疾病黄斑变性的症状。年龄、遗传、肥胖、三高等,都是眼底疾病高发的原因。6月6日爱眼日,眼底疾病需要关注。
5 l! |, \" [. H7 \3 `) O" d+ O; {  目前,全球约有2.85亿人视力受损,其中2.46亿人有低视力(严重或中度视力障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水肿(AMD)是导致视力下降的第三主要原因,也是发达国家排名第一的未被治疗疾病。
+ G$ o& r! t/ _4 z 眼前总是模模糊糊、看东西扭曲、颜色暗淡、视野出现盲区……这些都是眼底疾病黄斑变性的症状。年龄、遗传、肥胖、三高等,都是眼底疾病高发的原因。 9 b* ]  v9 F- G, i! P( g
! k) g, Q8 o6 S: P
糖尿病是如何“偷走”视力的?
' `, D: `+ |; G) L 在健康的眼睛中,晶状体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眼睛的感光部位。视网膜向大脑传送信号,大脑讲信号转换为图像。黄斑区是视网膜中对光线特别敏感的区域,是您用于中心视力的区域,可让您看到清晰细腻的细节。这是DME所形成的部分。 , e1 o  m  I" h9 S8 l5 K2 v( [# U
黄斑区被微血管包围,微血管将氧气输送给黄斑,并将废物运走。然而,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以损伤这些血管。受损的血管会渗出液体和蛋白质,它们会积聚在黄斑周围区域,导致黄斑增厚、肿胀并受损。这就是所谓的DME。 , n7 P, }* R. K4 {- p8 Q, F  a
随着黄斑隆起并受损,中心视力变差。在这种情况的前后,新血管也可能开始形成,进一步导致视力下降。 2 S0 W& Z4 _$ e# a+ ]
中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糖尿病。眼底病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前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指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是7.6%。截至2015年,中国DME患者已突破540万;预计2040年,中国DME患者将达到750多万。
: j5 U, \! {& g0 E) m. p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视力损害性疾病,同时也是导致全球老年患者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而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预计老年人数目将以每年500-800万的速度增加,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病人数亦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 q6 K. C* Y, m! f; k' l6 c& I, D
nAMD是中国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危险因素有很多,年龄和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但吸烟、日晒、肥胖、高血压、新血管疾病以及胆固醇水平等则是可改变的。 : `, D- W- x- _8 s- |. _- e1 B3 R! e$ E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组组长许迅教授介绍,黄斑是人体正常的眼底结构,是眼底视网膜最重要的部分,起到精细视觉的作用,包括光觉、形觉和色觉。DME和nAMD最重要的病因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和黄斑水肿,造成患者视力严重下降或者致盲,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
! Y- A1 w) E+ B- F( Y “抗VEFG药物所针对的就是这些因子,通过注射,药物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达到恢复正常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陈有信教授解释。
6 ~) x/ e$ O$ e4 m0 d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并非万能。血压、血脂、肾功能等全身指标的控制,对于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边治疗,一边还在大鱼大肉,完全不控制,那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陈有信教授说。      
8 @( C  [. V# U: i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