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50|回复: 0

说说II型糖尿病进展影响因素:血糖变异

[复制链接]

升级   76.6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

主题

178

回帖

8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3
发表于 2018-11-3 11: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糖尿病诊疗技术的进展(如连续葡萄糖监测和快速葡萄糖监测系统等相关设备),使得糖尿病患者24小时甚至2周的连续血糖监测成为可能。这也使得医务人员监测更多血糖细节,如血糖变异(GV)。现在可获得患者短期或中期的血糖变异情况,从而为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多依据。一些研究显示,GV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有关。本文将对血糖变异的相关影响进行讨论。
8 G0 s" i2 F6 l9 u/ [; z" I$ `& o4 p: `
血糖变异)亦称血糖波动,指血糖水平处在峰谷之间的非稳定状态,是神经内分泌调控下的一种生理反应。血糖变异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内容,和HbA1c一样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息息相关。GV可触发氧化应激,激发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引起胰岛β细胞和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损伤,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亦与心脑血管病变、凝血功能的异常等相关。因此,评价GV尤为重要。/ G% `6 W0 b( A2 Q! z, D
1 d1 e% o- e* `, e& L* j+ z
血糖变异- J, D- V7 N5 ?' V8 ~4 E0 _7 `

/ a) K) x6 ^' u+ u4 a" x" A3 M1 v血糖变异可根据时间持续情况进行评估,例如短期血糖变异、中期血糖变异和长期血糖变异,尽管目前尚未对每个时间框架进行明确定义。用于糖尿病诊断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样可评估2h的GV情况。该试验可显示短期GV情况。不过在常规临床实践中,GV临床数据依据以下时限:短期GV,约24-72h(3天);中期GV,3天-1个月(尤其是日常变化);长期GV,1个月-几年,特别是指在常规门诊就诊确定的HbA1c变异。此外,长期GV包括还季节变化。目前,超过10年的长期GV报告较少。+ ~3 k- c1 a- p, \, z

: C) y5 l) M+ w! Q" U: `短期血糖变异1 w, g# F+ o6 Z/ _5 g6 M" D# g) G; M9 M

/ v+ k% y. L: Y9 W( Z# W随着连续血糖监测(CGM)系统的普及,使得临床监测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的低血糖成为可能。尤其是低血糖意识受损患者。CGM系统还可以确定夜间低血糖的频率。此外,临床状态,如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变异的相关性已经逐步阐明,虽然结果仅仅基于短期影响。有研究显示24h评估的短期GV与压力反射敏感性呈负相关,而压力反射敏感性是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CGM系统还可用于患者GV和饮食习惯的相关性。短期GV可能随患者饮食情况和运动量而发生显著改变。* d! _5 V  r% Y6 Y% c, {9 k

. m9 G, [4 h+ r: B: `; t2 C中期血糖变异$ K) Z; B2 N3 f- u% O7 ~% H1 R2 Q

+ S, b4 n, O7 y1 n在临床实践中以血糖日间变异或每日变异平均值(MODD)表示的中期血糖变异难以评估。这是因为人们没有规律地在相同时间摄取相同量的食物,尤其是那些从事现代生活方式的人。因此,与短期GV和远期相比,关于中期GV的临床报告更少。然而,不规则饮食习惯的患者可能存在较大的中期GV。Xu等人关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报告指出,日常饮食变化较大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Niskanen等人的研究显示,空腹日常GV较高的患者低血糖风险更高。此外,关于日常GV改善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这可能意味着中期GV与大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此外,我们也经常观察到由于药物作用半衰期和其他因素导致的中期GV存在差异。因此,中期GV也有助于确定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M8 i* r* o. Q4 ~4 E6 k5 ?3 y
- d% Y% |1 [7 n- {* {* r9 W+ i
长期血糖变异% N5 h1 Z1 V0 s. _4 N

, a5 A( }7 R+ w3 M7 P研究显示,长期血糖变异较大对患者存在多种影响,包括微血管病变影响(如心血管事件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作)。也有报告指出,长期血糖变异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足部溃疡愈合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不过这些均为回顾性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老年人和胰岛素治疗患者长期GV增加。
- \4 x2 _, m3 C2 s, c3 {5 C. M$ `
+ C( x) f$ g4 P. Q血糖变异性和2型糖尿病进展- I+ L: X  X1 x; L

, D& \, V& X. R6 N, e/ T% m% NGV的增加已经被认为是CV事件进展的一项危险因素。由于伦理问题,很少有前瞻性试验比较较大GV和较小GV差异。据报道,短期GV与住院时间延长和患者的预后有关,但是此类研究很少。这可能是因为不清楚在特定时间段内测定血糖变异是否在此后保持。近年来有关长期GV的研究开始增加。ADVANCE试验的亚分析(sub-analysis)显示,门诊血糖变异及HbA1c变化与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血糖变异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一些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血糖波动性越大,该患者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时间越早。
/ m( v* U; W& a- p7 }' Q7 C2 u: F8 X9 ~3 k, S' Z. G( Q& s
表1 血糖变异影响因素
# d  [5 N, Z% v4 z* p2 |; B- M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SD:标准差;CV:变异系数;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ODD: 每日平均差异. m2 p: b5 Y) s! j/ {) `; h

2 t+ F, \8 i  e: S( w5 {. X总结# }3 G( B9 t9 R# p3 P# g4 E
5 X. N3 X  @& p; ~3 ?6 u: p
如今,降低血糖变异性已成为血糖控的一个新的“靶点”。当认识了GV特征及其对机体组织的生理影响后,我们对患者的血糖管理会更加完善。首先,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血糖谱特点制订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及药物选择,如:以空腹变异为主的患者,可以酌情利用长效、吸收稳定的膜岛素(甘精膜岛素、地特膝岛素等),更好的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特征,降低空腹血糖的变异;而以餐后波动为主的患者,可选用速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a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促泌剂等,以良好的调控餐后血糖水平;空腹及餐后均欠平稳的患者,可联合长效的磺脲类药物、基础胰岛素、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或调整给药的剂型或给药方式(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给药等)。  P4 ^; y) P  E2 ]
编译自:Sakamoto M.Type 2 Diabetes and Glycemic Variability: Various Parameters in Clinical Practice.J Clin Med Res 2018 Oct;10(10):737-742.
: B3 _6 G3 ?" k) k. d! z
6 D/ b: N$ a' @6 o/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