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糖食品?糖尿病能够肆无忌惮的吃无糖食品?很多病友存在误区,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
B) ?4 e5 h- S8 w# v
% Z- t6 q- T/ s7 C5 S9 D1、什么是无糖食品?& [0 @6 V. R s
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8 p$ n, R# C2 a8 p
Y* m5 A; w# v" L
1 e0 x3 M$ y3 z) I- F5 T$ _2、“无糖食品”是真的“无糖”吗?4 h$ K) b6 T4 y) z2 Q* y2 _
加了糖醇的饼干可以叫做无糖食品,而根本不加糖也没有任何甜味的的淡咸味饼干却不能叫做无糖食品;又比如说,加了木糖醇的藕粉可以叫做无糖食品,而压根就没有甜味的纯正藕粉却不能叫做无糖食品……看来,没有甜味的东西就不能叫做无糖食品,这是不是有点滑稽呢?所以,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食物中原有的糖类成分依然存在。5 t9 J; ^5 M+ F1 d
市场上出售的奶粉或奶制品因甜度不够,往往添加蔗糖以增加口感。而“无糖奶粉”、“无糖酸奶”只是未掺入蔗糖,奶粉和酸奶中的乳糖并未被提炼去掉,乳糖经消化后仍会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经肝脏又会变成葡萄糖,怎么能说成“无糖奶粉”、“无糖酸奶”呢?# a1 g! e! \, |: {1 T
“无糖点心”的甜味或“无糖元宵”、“无糖月饼”馅儿中的甜味儿都是甜味剂的味道,不是蔗糖,也不会变成葡萄糖,但是做点心的面、元宵的皮儿、月饼的皮和凝固馅儿的原料都是粮食,最终都会变成葡萄糖,怎么能说成是“无糖点心”、“无糖元宵”、“无糖月饼”呢?! R7 ^1 |( K, P) K z) G7 s5 a
9 ]1 P* I, e; z% Y u, ~! T; v3、无糖食品怎么制作?
u B3 h( V7 e' e
0 g+ ^" h% B. T3 y# X2 t" S$ [0 S6 B
3 X8 d3 X% C; e& {& x7 |$ h 既然无糖食品必须要有甜味,里面自然要加甜味剂。但是,如果加糖醇和低聚糖,显然成本会比较高。于是,我国大部分产品都转向了高效甜味剂,特别是合成甜味剂,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
: j& Z3 R( B$ } 但是,问题不是替换一个配料那么简单:这些东西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那么比如原来的配方当中,100克产品要加40克蔗糖,现在只需要加零点几克甜味剂就够了,用什么来凑体积呢?一般来说,用来做填充的不是淀粉,就是淀粉水解物,比如糊精之类。这些东西既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又和白糖一样容易令人发胖,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者来说,一样是大的麻烦。
: M8 x9 \7 [: h: D+ N 第三,没有加入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哪怕是既不升高血糖也不变成热量的高效甜味剂,也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它们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麻烦。比如国外报道,部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敏感,不仅限于苯丙酮尿症患者;还有一些消费者对“三氯蔗糖”这种高效甜味剂不耐受,吃了之后引起从头痛到思维模糊等各种不良反应。那些被许多人看好的糖醇类,也未必全是优点,因为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腹泻,少数腹泻效应虽小,吸收后从尿中排泄出去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2 t; A. R' b! W) S
无糖食品的普及就说到这里,看完的高血糖患者和减肥的人群,你们还会因为标签上的“不含糖”而放心大胆的使用吗?我发现有些病友就只靠无糖食品为生,其他啥都不吃,这是不对的。我认为,我们在平时合理搭配膳食,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高热量就可以了。
4 Y- e, c6 F9 }3 G# @0 f. P/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