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0.36%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1032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面,而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也一直是糖尿病领域十分活跃的一部分。近期糖尿病治疗药物有哪些最新进展呢?一起来看看吧!
% R( ]7 [7 k C9 o
% |" }4 W4 w5 EFDA咨询委员会对双重SGLT抑制剂治疗1型糖尿病投票
. z! Z2 ~/ k* D, d7 V, y
& l0 u9 {: r: X& Q日前,美国内分泌和代谢药物咨询委员会对是否批准口服双重SGLT1/SGLT2抑制剂(1型和2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otagliflozin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进行投票,评审会议上最终投票结果为8票反对8票赞成。一些委员会成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观察风险表示担忧,认为如果治疗获得批准,则需要评估风险和制定缓解策略。目前,胰岛素和普兰林肽是美国批准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药物。
' @1 z3 t$ B8 U, q- i& v" ?% J. C" ~/ o; y3 P
药物讨论中,委员会成员引用了三项III期试验观察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生率数据,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otagliflozin与DKA风险增加约8倍相关(95% CI, 3.1-19.9)。根据FDA数据,sotagliflozin治疗患者的DKA患病率为1/26患者-年。2 J. |: `+ M4 h3 N d U/ ?1 ~
3 s' t+ F5 C9 H
大多数SGLT2抑制剂无尿路感染风险
$ V/ l- i3 ?0 ]+ K4 A- ~) ]# E& [% R4 k2 `+ T
根据日前发表于CMAJ Open上的一项研究,大部分SGLT2抑制剂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但大剂量的达格列净可能例外。由于SGLT2抑制剂会引起生殖器感染风险的增加,人们普遍对SGLT2抑制剂会引起尿路感染存在误解。不过105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接受8种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坎格列净、Ipragliflozin、Luseogliflozin、Remogliflozin、Ertugliflozin、Tofogliflozin)治疗的患者尿路感染风险没有显著差异,只有少数例外。# ]6 c6 s$ K8 z# w: H% a$ K
9 D4 f X1 p& ^7 B$ T与安慰剂组相比,≥10mg达格列净治疗组与更高的尿路感染风险相关(OR=1.3;95% CI,1.09-1.57)。与低剂量(OR=1.3;95% CI,1.04-1.6)和高剂量(OR=1.39;95% CI,1.12-1.72)埃格列净相比,≥10mg达格列净治疗组尿路感染风险也增加。此外,低剂量坎格列净与尿路感染风险增加也存在一定相关性(OR=1.29;95%CI,1.03-1.64)。
8 {, } V& z8 O: u9 E. a" c5 x* F+ w6 L- K1 ?5 W+ }6 p! Z" |" _
尽管存在这些例外,但研究人员的确注意到,任何SGLT2抑制剂(包括达格列净)在仅考虑低偏倚风险的试验时没有显著差异。
9 A! b( r! O# I( y& N( e2 \+ P$ e& R( l1 h/ N+ R/ B/ }
新型药物联合诱导人β细胞再生. u1 X8 |+ ?8 K! I8 A+ d
) O2 F# i9 r8 V' Y U
根据最近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两种不同类型分子的新组合可在体外和体内移植模型中以5%到8%的速率诱导成人β细胞的增殖,远超过其他实验药物的胰腺β细胞复制率。 Z' n x' e: s) s l3 E' o
2 [! z8 {8 O( J0 ?
这两种药物(一种DYRK1A抑制剂和一种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抑制剂)可通过协同作用诱导人胰岛供体、人类干细胞衍生的β细胞和2型糖尿病患者干细胞产生较高的β细胞增殖率,且增值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药物。7 L6 ]( q4 }+ U+ l& N% y) w
- @0 ? }. {! I! V& l
FDA委员会支持糖尿病药物持续进行CV结局试验
3 [" B$ n* x$ c2 x# f' D' I4 J$ j, Y
日前,FDA咨询委员以10票对9票的结果支持继续进行机构推荐的心血管结局试验,以证明2型糖尿病药物的安全性,大多数委员会成员建议获得十年随访数据后且无心血管风险增加的迹象可修改2008年版指南。
3 F" \, V3 k' t2 Q: U* v0 r. K
9 |9 k, c( E5 S+ ?内分泌和代谢药物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尽管在决定是否需要对所有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进行心血管结局试验的投票中几乎票数相当,但在投票后的讨论中似乎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多数人要求修改2008年FDA发布的指南,包括扩大此类试验招募的人群、研究终点包括三点以上的主要心脏不良心血管事件。
$ N% o% `! r7 Y8 t.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