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近日,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等单位承办的“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活动之“行为评估与健康干预”科普论坛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接受专访,对糖尿病的类型、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进行详细科普。' Z4 S) x3 L/ F, W
- ^% P0 v X: c6 o- I
记着: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糖尿病有何危害?
$ [; D, _, }+ \' K( m" h. V9 g3 L; Y5 B' R
贾伟平:引起糖尿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在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下,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高发,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怀孕的妇女、老年人,在特殊时期随着生理性变化,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 v8 a4 y9 T. }) N
% p* }' n$ Z, g( X5 R! ~血糖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急性血糖升高,会引发急性并发症,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慢性血糖升高,常常是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就对人体重要脏器,如眼睛、肾脏、血管、神经等产生损害,从而导致失明、肾衰,甚至引发冠心病和中风等,所以,糖尿病是全身性的疾病。
, L+ P" @$ q3 N. l2 {( _% U2 ^0 o( W
记着:糖尿病主要有哪些类型?
; i3 [5 X" c8 g5 ]' z
5 u, E: I: y% V5 P7 I* C2 L5 s贾伟平: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大类型。
* P9 f# w6 B7 i" X8 d) x2 g9 M- G
第一种类型为1型糖尿病,又叫免疫介导型糖尿病,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层,通常是在儿童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以后,激发了体内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把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给杀死了,导致不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吃进去的食物、营养物质转换变成了糖,不能被有效利用。第二种类型为2型糖尿病,这也是糖尿病中最多的一种,它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不规律,常吃高热量、含糖高的食物,作息不规律、不爱运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胰岛素的作用和胰岛分泌功能;有遗传风险的人加之不好的生活习惯的人就易得这种糖尿病。第三种类型为特殊类型糖尿病,这一类糖尿病原因有上百种,但在糖尿病中比例很小,但病因比较清楚。第四种类型叫妊娠糖尿病,妇女怀孕约24周的时候,都要去医院进行糖筛,因为在特殊情况下,体内对糖代谢的要求和正常人不一样,此时一些胰岛功能不是特别健全的人容易患病。4 o5 J7 Y( h8 ?" m# s" |
$ e, f1 v' Y: s2 v W记着: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3 T3 Q$ Q7 k- H: {# }3 ?+ U- [/ W
9 l8 M {: ]: u+ L贾伟平: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早期预防至关重要。控制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防控有关键作用。
& H* A K$ B# G- n1 I5 P5 K
$ z& z$ L) v! ^7 {6 U6 S4 x首先,在饮食方面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吃太饱,七八分饱即可,二是饮食次序要科学,先喝汤,然后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能相对减少能量摄取;其次,要勤活动,例如每星期坚持五次步行,每次步行时长约30分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e; J( u: ]6 e
[& H9 P; ?: x) o$ Q* X4 l1 c
记着:糖尿病的最佳诊治时间是什么时候?
: F5 m- K* B |7 u6 n# F% e
8 [1 W, s5 [8 d9 V/ \. L' C- y贾伟平:越早越好,早期诊断要关注高风险人群,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生过大孩子的妈妈、不喜欢运动、爱吃高热量食品等群体。建议45岁以上的人每年都去医院筛查糖尿病。
: H9 r/ o1 f) W3 |: @& t, A3 J g) b9 |" t: J
早期发现的糖尿病病人,通常病情较轻,医生大多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进行治疗,管住嘴、迈开腿,控制血糖。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三个月以后,糖化血红蛋白仍然大于7%,则要实行药物治疗。总体而言,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监测、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
6 G' D" t9 q* V( K# _1 P9 y, 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