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57%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新手上路

- 积分
- 114
|
糖尿病的养生哲学既是健康生活的学问,也是人生的大学问,只有凡事有节、有制、有度,才能从容自信地面对疾病和生活。2 L" e3 J! X0 ?/ K2 P
; J( h/ M8 g) s1 L6 ` 讲究“瞻前顾后”
' _/ E" N$ R0 n8 I1 o/ h1 E7 o; K0 p; f- t
拒绝水果是糖友最易走入的误区之一。专家表示,糖友不应排斥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对糖友有益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一般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友,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如西瓜、草莓等。建议家中有血糖仪的糖友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后2小时测一下血糖,这样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吃得过量。" i* m) T$ J- L W
6 i4 e( J; B/ x9 u4 ]1 G2 h9 ?7 Z 牢记“过犹不及”
0 O/ T" [0 v b" g
6 g' M/ @1 p- G+ R# u “无糖”、“糖尿病人专用”,贴有这样标签的食品迎合了糖友们的需求。然而,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糖友可以敞开肚子尽情享用吗?回答是否定的。目前市面上很多无糖食品强调无糖,实际上是指没有蔗糖,与真正意义上的无糖不同。部分无糖食品添加了木糖醇等甜味剂,而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都是有热量的,应记入每日的饮食总热量中,因此,即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无节制地食用。
5 J( q8 A) J/ z$ J# j% |+ M& ^4 r0 F' m- f
重在“持之以恒”* \4 U+ H1 F! s/ C, Z" B# o
0 }, G, ?% K6 l) u8 ?0 j 在懂得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血糖之后,糖友还应当知道的是,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更要关注糖化血红蛋白。当血糖持续较高水平时,慢慢地葡萄糖就会和体内的蛋白质一点一点地结合,这一过程叫糖基化作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发生糖基化作用,就形成了糖基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bA1c)。" r6 G% A. h/ S8 G, g) i
5 }, L6 b7 x2 L: {& r 对于糖友来说,血糖会有波动,单次血糖测定往往难以反映血糖控制的全貌,而HbA1c能反映抽血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2 F6 @) L# g: M
+ S7 R$ R/ U% F; ~. S( g 不宜“闻鸡起舞”. F/ S7 ]* j- v! a6 ~6 L. P' Z
) g$ L$ C/ @# R5 }; [- S0 g 糖尿病诱因多种,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的紊乱,致使血糖升高和尿糖出现。经常的耐力运动可增强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能,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以便能在胰岛素浓度较低时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即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同时配合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治疗有积极意义。
- h, t! [3 M& ?2 F! U1 q, \$ o: [, P; m0 O9 s! \
糖友们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代谢运动。但应当注意,运动不宜选在清晨。因为晨间血糖值最低,如果再加上空腹运动,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活动时间应安排在餐后30~40分钟进行。
) D u0 s+ n2 u! @. }/ p* a8 D8 N1 n
莫贪“日上三竿”6 K2 ~! c3 m" t2 ]. k
+ R6 H+ Y% p0 c5 L" u3 S 对糖友来说,睡懒觉很可能使病情加重。早晨4点到上午9点,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用药,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被彻底打乱,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因为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影响血糖的波动,打乱进餐时间,也就影响了吃药时间,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要想控制长期稳定血糖,糖友必须坚持规律的生活。
8 q& r7 ^: e. @" m4 `6 U1 {$ |1 @) w( \6 R* w L
另外睡觉打鼾也可能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因为睡眠窒息常常与打鼾有关,而在糖友中睡眠窒息发生的概率要高于健康成年人。如果糖友还有糖尿病家族史、吸烟或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再加上打鼾,需要提高警惕,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 K( w% x7 _; c$ a
- ]; C& H9 ?6 Q( H
总之,定期检测糖化血糖蛋白、配合医生合理的药物治疗、饮食不要走极端、少睡懒觉多运动,糖友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 r4 G o7 f-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