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9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新手上路

- 积分
- 186
|
本内容讨论的胰岛素,仅为餐时胰岛素,不包括预混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
$ m6 j0 a9 ?+ m' W5 q+ d0 `
9 o0 @8 @" M8 b1 ~ 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也包括血糖目标的个体化。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中指出:“<65岁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合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计划妊娠 ”的病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为什么用胰岛素了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适当放开?其实,这就是因为使用胰岛素的最大弊病之一----低血糖。: A$ N; }/ U( e* H, s. e
% c' T6 u) ^2 c& F' S' h" K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多少?我十几年来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量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简称:基础不低,餐后不高。* d) u1 L+ w1 [& J& }! Z
1 Y4 p/ Q# `3 Z7 X1 x( l! r Z 糖尿病治疗的血糖达标顺序,一贯是:先降基础,再降餐后;空腹达标而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时,再重点关注餐后血糖。可见,餐后血糖达标是糖化血红蛋白接近达标时的控制重点。
, F( c8 C d4 [: E+ ^" W/ m( S' e% u# ~6 T2 ~, I. B7 y) V
但是,追求餐后血糖达标,不能以基础低血糖作为代价。
( n1 D5 I2 e# x( M+ I! Y8 z 什么是基础血糖?可以概括为三餐前+睡前+夜间血糖。是糖尿病人低血糖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段。# N7 |% _, [0 X. Y6 p: k0 i0 E& Z+ K5 \
餐后2h血糖,是临床上糖化血糖蛋白达标非常关键的节点。是进餐食物和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G$ B+ `4 Z) r' n2 A5 r+ \
! k/ Y, y( C3 x& W. c
临床上,尤其是网络上有很多年轻人,对血糖达标非常激进,使用胰岛素时,力求追求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7.8mmol/L以下,比指南的<10mmol/L要求还严格,并解释为指南上10mmol/L的要求是餐后最高血糖,于是就出现有人检测餐1h和餐3h血糖的情况(这里不做讨论)。$ `; _1 N3 L/ S+ m+ B
/ f- e$ @9 }+ f. F 我们到底如何评估自己的餐时胰岛素是否够量呢?大家可以参考《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马学毅著),第一版的第146页是这样描述的:
0 V1 d" b, @5 e. k1 O 餐前追加量太少的标志:餐前血糖或加餐前的血糖很理想,但进食后血糖升高,直至下一餐或睡前血糖仍未下降;9 J, `, z8 p% E0 W+ a q" E+ O
餐前追加量太多的标志:餐前血糖或加餐前的血糖很理想,但进食后1--4小时内血糖下降太多或太快。5 \) L7 T+ a5 o( j+ z3 J
' h) ]" z& ~1 w" I
说明白了,就是有一个比较,比较餐前血糖与餐后1--4小时的血糖,如果到餐后4小时了,血糖还没有降到餐前的良好数值状态,就说明相对饮食而言胰岛素剂量不足了。如果在餐后1--2h的时候,血糖就回到餐前数值,其在餐后3--4小时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低血糖,就是说剂量相对大了。 }1 P1 _* D8 n6 ^7 N5 m$ x
, ]& j$ I" e6 m @# L 正常人的空腹与餐后2h切点是5.6mmol/L与7.8mmol/L;糖尿病诊断切点的空腹和餐后2h是7.0mmol/L与11.1mmol/L;2013版指南血糖目标是餐前4.4--7.0mmol/L,餐后是<10mmol/L,由此看来,餐后2h血糖高于餐前血糖2--3mmol/L左右,应该是良好的。
) x3 ?) S3 _) U7 J1 U& Z" l; v# `1 m! @0 |' \7 }8 p: I5 ?1 y
这样的话,有可能就出现一种情况,餐前良好,餐后2h偏高;或者餐后2h还有些高,而到下一餐前又较低的现象,怎么办呢?甚至就有人想把这个餐后与餐前的落差降低一些。
$ W, P4 q: K' `3 G 1、分析饮食问题。按照我关于“两个三角”的说法,不可以因为餐后2h偏高而减少主食的量(体重三角),而是应该通过改变食物搭配(如保证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蔬菜)和加工方式(如熟烂程度)、调整进食顺序(如先吃菜、后吃蛋白质类、再吃主食类)等方式,改变整餐食物的血糖指数,起到降低餐后而升高下一餐前血糖。当然,也有人会采取分餐的方式进行。
: _5 i* L9 K1 C% Q 2、调整药物,比如使用作用更加快速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适当延长一下注射胰岛素到吃饭的时间(3--5分钟),或者加用延缓食物吸收的糖苷酶抑制剂。
0 O. B) q" m i" z 不管餐后2h血糖如何,在下一餐前或睡前如果时常出现低血糖,都应该考虑:是否减少胰岛素的剂量。
^+ V$ B9 I4 o! _: f# N2 }
g. I9 `7 C: _4 ` 临床上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情况,就是餐后2h血糖很好,而下一餐前血糖又有升高的现象,如餐后2h 7.6mmol/L,而下一餐前或睡前(餐后4小时)血糖升高到10.3mmol/L,除外低血糖和加餐外,要分析的问题主要是:1、蛋白质类或高脂肪类食物摄入较多,而碳水化合物类主食不足,食物吸收延迟,血糖峰值后移;2、胃轻瘫,导致食物消化吸收缓慢;3、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或腰带部位(运动时腰带起到按摩作用)或餐后泡澡等,导致胰岛素吸收增速,作用前移;4、如果发生在下午,要考虑到基础胰岛素作用不足与黄昏现象的问题。
! p+ f) Q$ x) o2 d3 f) {3 J* x% I, W% Q1 P# d6 w
最后说一句,血糖总是在波动的,当您的空腹已经良好的控制在5--6mmol/L左右,餐后8--10mmol/L左右,如果没有低血糖发生,您控制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过度的要求降低餐后2h到8mmol/L以下,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k1 @- ?! |" h$ z. I- \ N/ S
( i" O( W# _& ~' Z M
9 P j, c$ I W: l0 u, e6 X; x8 L* r/ s3 r, O. Y6 ~&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