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9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新手上路

- 积分
- 186
|
众所周知,“五驾马车”是对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概括,即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糖尿病教育、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和药物的共同配合。
5 @ a" s, h/ w0 c$ t0 o* ` 我曾做文章,“五驾马车的天平模式解”,把血糖调控的道理用“天平”的模式进行了剖析,后又做文章“2型糖尿病真实案例分享----饮食问题不能那么简单”,介绍了控制血糖不能太过饮食偏激的一个病例。
T4 ]0 T* C" N5 F1 p# f- w% T 在11月14日糖尿病日,我为病友分享饮食观念的时候,提到了两个三角,引起了很多病友的重视,那今天就形成文字,供大家参考。1 q$ }5 y9 ?, B' \
: W" x: M6 b6 @, V6 N1 I/ [
第一个三角,就是体重管理三角。3 D, N1 U+ \" v" f- \5 [
体重是糖尿病管理的目标之一。指南指出:“超重或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3—6个月期间体重减轻5—10%;消瘦患者应该通过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糖尿病肥胖患者居多,肥胖又是胰岛素抵抗最直接的外在表象,有研究表明,控制肥胖者体重5公斤的获益,可以与任何一种降糖药物的收益相媲美。对于消瘦患者,指南也给出了明确表态,即,通过营养计划尽量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
" F0 u1 m. z6 i8 }! `- A8 h$ o) b# d 这个体重三角就是:饮食、运动与体重变化。! ~7 ^) d) E5 J
个三角是以体重良性发展作为基础的,与血糖没有任何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糖尿病人在设计自己治疗方案之饮食、运动的基础治疗时,就不要参考血糖因素。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好,即使运动不多,只要生存,心脏在再跳,呼吸在进行,肠道在蠕动,思维在运转,那么就需要能量,就需要能量的摄入,就是需要吃。吃多少?这是根据你的运动量和体重发展需求来决定的。当你吃的热量少于运动的消耗,就会动用自己的储备,那就会减肥,相反就会增重。$ u* P& u" ~ ~6 U( i
这个三角需要每个人先分析自己是需要减肥还是增重。然后再计划饮食和运动。
3 q$ |: \' Z* {' r" w4 Y 个三角说的饮食,主要说的是热量问题。有时候吃得很少就会很饿,那就多吃些体积大、热量小、吸收慢的食物,比如多吃些菜,适当增加些肉类。9 L9 Q4 \3 z, a* ~* y5 i* e# E
提醒大家,体重变化不宜太快,指南上说的有时间、有程度,减重太快,或许会引发其他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可以用月体重变化来评估饮食和运动的问题,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一个月的体重变化是否在目标范围。想减肥,一个月下来体重却没有变化,不是吃得多就是运动少,没有其他因素。
; P" o# Z3 x9 q. q
# ]* g7 _3 p, k/ }8 V5 s3 [4 i) U 第二个三角就是血糖管理三角。+ l% v4 \4 E8 x- h: a" z2 O
这个三角的顶点分别是血糖、药物和饮食运动组合。对于这个三角,相信很多患者都有感触。吃多了,血糖就高;运动保持,血糖就良好;多用些药,血糖就低。但是很多人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现象:7 \ N, H+ ]8 P3 T7 K0 ~! t! }3 V
血糖高了,就立马少吃,甚至不吃饭;
5 h8 Y, V% ~, t8 p 血糖高了,立马狂奔降糖;" e$ D, q0 S8 z
血糖偏低了,就立即水果、饼干一大堆;
/ k- }' J3 Y; \- H; w7 d W 很多人每天都测血糖,然后根据餐前血糖制定立马要打的胰岛素剂量,高了就多打,偏低了就少打;( w2 l" M& u& T) F* p- r
……( m4 t" I$ T8 `# _
! X6 E+ c" D) O1 i; b# e/ u
其实,这是一个三角关系,是分析饮食运动与这个药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衡量是否合理或者“匹配”,那就是血糖的变化,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s H* ]* \2 i" k' e3 F 血糖高了,要分析为什么高了,吃多了?那为什么吃多了,运动大吗?如果下次不吃多了(和运动合拍),血糖岂不就好了吗?
; s) N* P- c2 M( Z餐前血糖高或者低,这是你前面的饮食运动与药物的不合拍,却总是增减马上要注射的这次胰岛素剂量,如果这个思维不改,你永远不会获得血糖良好的,相信你还会身心非常疲惫。你应该分析的是,这个餐前的血糖为什么高或者低?高了,如果是上一次的胰岛素剂量不足,你补上就行了。
$ f# S9 x/ t& `6 m+ Y$ b* [! a 举个例子,晚餐前血糖4.1mmol/L,晚餐前平时注射短效胰岛素10单位,很多人立马少打,改为8单位,多吃两口,怕低吗。睡前又高了,13mmol/L,立马又补打2单位。其实应该分析的是,晚餐前偏低是不是中午吃少了还是下午运动量大了,如果都是正常的,就要分析是不是中餐前的胰岛素打得有点多?那么就多监测几天晚餐前的,如果平均总是偏低,就要考虑整体减少中餐前的胰岛素剂量了。如果饮食运动都没有问题,就是偶尔低一次,还要考虑胰岛素注射部位等吸收问题。
2 M' H% E2 Q* S* D7 L 这个血糖三角,特别强调的是不要把“饮食—血糖”、 “运动—血糖”、“药物—血糖”看成两点间的关系,是三角关系,这是大局。' Z) d3 v# m: y" f$ @. J6 ? b& B
4 G/ K. m+ D0 ]& q$ ?! p2 o 很多人可能就会问:体重三角,你提到了饮食运动不要和血糖挂钩,而血糖三角中显然又把饮食运动与血糖又放到了一起,怎能说不挂钩呢?
8 _! T' z5 `) W8 P 体重三角中的饮食与血糖不挂钩,主要说的是饮食的总热量不要和血糖挂钩,不能因为血糖高就减少主食的总量。主食总量减少了,热量岂不就减少了吗?* n% j) f+ V/ {
血糖三角的饮食与血糖的挂钩,更重要的是: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血糖如何变得更好?这就是总热量以外的问题,包括食物的加工不要太细、太烂,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保证蛋白质食物与主食的搭配,进食的顺序和速度,等等,这些是食物血糖指数改变带来的血糖良好控制,这也是每一位患者应该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j0 v! K, l. p& s$ }
有时候,为了餐后血糖良好而下一餐前又不发生低血糖,医生会建议分餐。切记是分餐哦,就是把总热量的食物分开来。正餐少吃一些,餐后血糖就会降下来,适当时候把节省的那一部分热量再加上去,就减少了低血糖的风险。相对于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这在使用短效胰岛素的人身上很常见。为了血糖的良好,不能分餐,最好就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假如不能使用速效类似物,最好就采用分餐,否则就要承担餐后血糖可能会高而下一餐前又会低血糖的可能。当然,加用可以起起到类似分餐作用的糖苷酶抑制剂也会有所改善。这也是“站在局外”看血糖三角的一个佐证。 ! C! O) E2 {$ `1 D
分餐不是加餐,分餐是总热量之内的,加餐则是额外的,被动的。使用胰岛素,低血糖是最主要的不良事件,这个时候就要加餐,所以,很多胰岛素使用者都涨了体重。其实,这也是胰岛素没有用好的表现之一。胰岛素泵很少低血糖,当然就是用胰岛素泵体重增加最轻。对于不是低血糖的加餐,最好是只增加能有饱腹感而不增加热量的食物。
5 C3 K: m) V. ?6 N4 F- S7 r, O2 E' t8 |, F' E
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可以明显获益。就需要把控好血糖三角,要分析药物作用与饮食运动的匹配关系。
" T8 X) s1 B" ?- n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控制肥胖者的体重,就要把控好体重三角。就要分析饮食运动与体重变化的关系。
5 L: m4 b. t, @8 |3 Z; b) ~3 c8 R 饮食在体重三角中,最看中的是热量;在血糖三角中,最看重的是食物加工搭配后的血糖指数的改变。5 u b+ k V7 L1 M
# G/ `) v3 D0 [+ ^
良好血糖控制,不能以体重的负向发展为代价。并且要时时用体重三角来看管血糖三角,评估自己是在加餐还是分餐。
$ N; m* n/ q' {# i% O' `1 b2 R' p3 l7 s%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