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37|回复: 1

糖尿病友定好年度体检计划

[复制链接]

升级   7.6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

主题

22

回帖

2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4-8-25 16: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工作、学习、生活制定一些年度计划。
4 ^+ v3 U3 U5 M9 @$ k: [/ @' h    而对于广大糖尿病病友来说,还应比常人多制定一个计划,那就是体检计划。这个计划能帮助你了解病情、掌控病情,对正确治疗疾病提供依据,为身体康复作出保证。% ^) g! k, F2 j6 Z( e+ Q! b2 Z
% L" c6 z/ R3 x4 W- V4 |
  一月一查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足. s" K, |& q3 ^  x
* @7 a; H6 Z4 K4 a, ]% Y
3 g" Z  X; z% B5 i( `$ u$ d
0 T8 p* L. I( ^" Y
    空腹血糖牗正常值:4-7毫摩/升牘意义: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主要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 N3 A( \( s' L) d/ M. ~
$ |3 r3 ?( N# s" \+ B
    餐后血糖牗正常值:5-10毫摩/升牘意义: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分泌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0 A/ P: i; j5 k7 I
" ^& }, j; {+ Q/ v5 H  c    特别提醒: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正常。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一些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病友,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好的。但只要一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足,即表现出餐后高血糖。正如一个人在平地行走不累,但负重行走就不行了,进餐的作用如同负重。6 D* I2 t2 y, ]9 Z. r2 c* p# E. u
    因此,糖尿病病友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以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可以间隔地检查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者血糖很不稳定的病友,最好自己备有血糖测定仪,学会在家里自测血糖。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的次数可以少些,每周甚至每月测定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即可。血糖不稳定者,伴发一些特殊情况者如感冒发热、腹泻等,或者是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应该增加监测血糖的次数。0 Q) _$ ^; |, K5 p4 f

; B! p+ [; h% l" S4 Z- j    血压牗正常值:<130/80毫米汞柱牘意义:高血压可以促进和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肾脏病等。
+ e! N. q# }  D    特别提醒: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病友,建议购买血压计,学会在家里自测血压,每天1次。可以测定不同时间段的血压,以摸清血压波动的规律。血压高且不稳定的病友可能还要接受血压动态监测。% N5 O% ?! F4 U& j) i, Y

7 `$ P, G) B8 o9 x$ a8 m* ~/ q- Q; R* _    体重指数牗BMI牘牗正常值:21-25千克/平方米牘BMI=体重牗千克牘÷身高牗米牘的平方超重:体重指数>24;肥胖:体重指数>28意义:我国2型糖尿病病友约一半以上属于超重或肥胖,了解一下自己的体重,看看是属于正常、超重还是肥胖,便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严重肥胖者还可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
( v6 L/ {6 b2 e7 [8 ?2 i, [    特别提醒:早、晚、餐前和餐后的体重会有些差别,所以,最好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测定,如在晨起空腹,且将尿排尽的状态下测定。如果糖尿病病友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就应提高警惕,并寻找原因。3 u7 J( Y# W% n; [+ G2 R

6 L4 m9 k, A# l1 |    足牗正常情况:无畸形、无皮肤受压破溃、无感染牘意义:糖尿病病友中约一半以上有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双足的感觉减退,或者麻木、疼痛等,还可引起足部肌肉萎缩,造成足部的压力改变,甚至会在压力高的区域出现皮肤溃疡。足的检查不复杂,主要是看看足背和胫后动脉的搏动、足有否畸形、皮肤是否有破溃或老茧,以及鞋子是否合适等。
* a& n5 N! I6 U* c8 v    特别提醒:有足部畸形、胼胝牗俗称老茧牘、水疱、溃疡等情况的糖尿病病友,切忌自行其是,最好找当地的糖尿病专科医生或骨科医生来治疗。% K  E" Z. ?$ G+ o* n, l
. h3 {  M5 q# `# V7 A$ D- ?
: U7 y! a0 P  l2 `
    三月一查:糖化血红蛋
$ y' G% I' m3 r& V7 A

! I  |* O: t: d6 v) b/ D- m0 K7 p% o4 v" p1 [' y/ E$ d# X

  i( {2 _2 _& }: a- ]$ y8 p% |' g- M2 _    糖化血红蛋白牗GHb牘牗正常值:7.0%以下,如果能控制在6.5%以下,则更好。牘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不受一时一刻血糖波动的影响。一般而言牞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型的糖尿病临床研究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达标率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指标。
, \2 d' w: M! \- b  @+ `1 D    特别提醒: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即可。特殊情况则另当别论,如需要加强治疗达标的患者可能检查的频度要高一些。
, T1 G3 t! b7 j! C$ X$ d5 n( d, m  B$ }6 d& S* H+ J5 S
  O" v$ m, D4 o# R, m8 n$ ~" _
半年一查:血脂系列总胆固醇、尿白蛋白、尿常规、心电图
# K+ f6 R& \' p; m: Z

+ y9 |% j2 j9 {) T8 ?  g8 y$ }; k4 {& n, K

! X  `2 K, L4 \
# A7 h+ {2 m  S6 P9 i7 v! n    血脂系列总胆固醇牗TC牘牗正常值:<5.17毫摩/升牘三酰甘油牗TG牘牗正常值:<1.7毫摩/升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牗HDL—C牘牗正常值:>0.9毫摩/升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牗LDL—C牘牗正常值:<2.0毫摩/升牘意义:临床实践证实,糖尿病病友中约一半以上合并血脂异常。/ [* t" V! Y) `. k( `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病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 e& t5 v( ?9 [8 h
    特别提醒:如果血脂正常,一般每年检查一两次即可。如果血脂不正常,则有必要增加检查的频度,一年检查2-4次,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别和程度来调整治疗。
9 e& s3 d% |( l0 R2 R7 V  Y0 @
% ~- i6 R* G3 K8 K- D    尿白蛋白牗正常值:<20微克/分钟牘意义: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如每分钟的尿中白蛋白超过20微克或者每克尿中的白蛋白超过30毫克,就说明肾脏已经受损。8 R1 N- ~* b- ^+ l+ C
    特别提醒:尿标本容器须洗干净,最好晨起留尿。如果是第一次检查,既往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现尿蛋白异常,应该注意复查尿。
* B9 \- J! x% c: P" l    也就是,不要因为一次尿检查的结果就下蛋白尿的诊断。发热、剧烈运动的健康者也可以出现少量的尿白蛋白。一般认为,3-6个月内有两次尿蛋白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后,才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g6 ]% P& A$ Y# F8 g

7 _  X: R+ P" L5 N    尿常规牗正常情况:无细胞,无酮体,也无尿糖或进餐后微量的尿糖。牘意义:帮助了解有否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对女性糖尿病病友尤为重要,因为一部分女性病友可以发生无症状的尿路感染。1 B& z( r) R5 }# ]
    特别提醒:如果尿白蛋白和尿常规检查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如果这两项指标明显升高,说明肾脏排除血液中废物或有毒物质的能力下降了。(详见下面:尿液,尿液常规十项检查的意义)
' ^6 S' t' v) D1 ^- C% a# j  W% s& t; T" `, B7 v
, e7 S8 |: R9 h: i
& k% \4 t+ a$ y* Q, x3 g
    心电图意义: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位死因。许多病友可以有心血管并发症而无症状,也就是说,一些糖尿病病友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定期检查心电图就显得更为必要。
0 W1 b" H2 J8 v    特别提醒:以往有过心肌梗塞;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闷胀疼痛;发现自己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者,都需及时检查心电图,有的甚至需要做24小时的心电监测或加做心脏彩超。
$ f+ X- H$ {3 p& e& _7 ]) V$ I6 ?) h% s0 S$ U$ q! a
) C; H9 [0 F3 o% `
    一年一查:视力和眼底、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牘、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
9 d  i. D) ^6 x& N5 B+ Z

/ o% @1 N& \) Q, N" X: ]6 r8 P
- d- g: b, E! R* p
% V$ C! L( o& W: \' J/ B    视力和眼底意义:临床资料显示,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友有眼底问题。巴基斯坦糖尿病学会主席说过,糖尿病病友只要坚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就可以避免至少一半的糖尿病病友失明。3 w) m7 \" V1 C) n: Y6 |
    特别提醒:糖尿病病友的眼底检查必须在扩瞳牗滴特殊的眼药,使瞳孔扩张牘后进行。(详见下面: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
9 }  n; V( {* h$ {/ [/ _
7 l# v% {7 A( c+ D9 Y) F
  e* S' s: S! G: m& s6 Q
  Q5 _# V* m+ R2 J  I) \    其他需要一年一查的还有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牗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牘、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拍X线胸片了解一下肺部情况很有必要,尤其对于那些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因其很容易合并肺部结核,X线胸片可帮助发现病灶,及时治疗。另外,肺部肿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拍胸片亦能帮助早发现。每年做一次血液学检查,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等,能帮助了解机体各系统牗如造血系统、肝、肾等牘的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肥胖的女性病友,不少合并有胆囊结石,肝胆超声能帮助发现结石。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加强防治,对糖尿病病友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是跟腱反射、膝反射以及用音叉测定感觉。
/ A* W7 n8 W9 S
www.tnblt.com

升级   7.6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

主题

22

回帖

2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6: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检目标3 @3 a& A; c7 Z% X! v2 x. o

3 o! w1 `. X( R: w, {    1.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 l: t' `8 }  i, z; a- Q
    2.糖尿病现状如何,比如有无糖尿病并发症牗如眼底、肾脏、神经病变等牘、有无合并的其他问题牗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牘。0 @* r2 ]7 L$ {3 O5 p& [: d
    3.目前的治疗是否到位,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是否达标。3 Y& w5 w0 s5 u& R  T. R) C
    4.目前的治疗是否需要调整。8 A1 x) w! e  Q" h3 N# ~1 n
    5.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随访计划,也就是说,多长时间需要看医生。7 D4 @" a" ~; b" ]7 ^( t7 m
    6.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体检内容和时间。
. s* t7 C3 K6 a( k8 ~- {
, w6 t2 N# L! ^% Y5 _0 O9 B+ O# I4 q3 E3 b" J" d9 L! C
. m) s* ~. H4 d& q8 F  T3 [
========( w' `" [' T7 }8 q+ o8 [" {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项目
- [5 ?* @5 E$ t) w
* n" E# \3 r* l; H- R
' j" U9 N! o+ t4 S! o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如果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进行治疗。' u; M1 [, A: Y5 k# c
* 血糖,应至少一周查一次,打胰岛素的还应该多一些,至少每周查一次“4次法”,每月查一次“7次法”。
( T) g2 A3 `5 M  k) K5 l8 p5 M4 }' ]# d* 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应每一至二个月检查一次。
* ]9 V" }$ _5 E2 _- ]7 l* 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
, J$ Q" Y& C* |( T6 Z1 B: R* 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x- c$ h7 {( Z, [3 T
*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s2 O1 J! s! J, ]) [" ^& W/ w9 N
*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
( e/ L; d) A# z) T* A6 X可将上述检查结果作好记录,并注明检查日期,同时记录下自觉症状,每餐的进食量和热量,工作活动情况,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这些都会为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6 e( g! D5 b6 a+ {' u. Q

! X3 W- F: w. ^( L3 n7 N+ O===- }: ?0 U3 p) k8 u: f/ y# o5 Q2 P9 v
& b# {2 C7 }- K0 @4 h8 q  e, l
糖尿病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糖耐量
- N5 X; W* ^2 s" ?8 ]! h9 m% G

) O/ l0 `( y8 h
  {2 |& b, \' m5 r  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对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空腹糖正常或可疑升高,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等有糖尿病怀疑的患者,都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糖尿病,均必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临床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甲磺丁脲试验、皮质素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方法,共中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最为常用。, t6 ?; Z0 R, Z# J8 r- Y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 s/ P5 L1 ~& E- L$ b
  机理:正常人服葡萄糖后几乎全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并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原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原办理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血浆血糖达到最高峰(峰值<200mg/dL)以后迅速下降,在2小时左右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3小时血糖降至正常。糖尿病时,耐糖功能低下,服葡萄糖因糖峰值超过正常,多≥200mg/dL,且高峰延迟,2小时也不能下降到正常。- e4 F9 F; b$ }" Z9 ^, W( \
  方法:试验前3天,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试验开始前10~16小时停止进食,但可以饮水。试验最好从早晨6~8点进行,先取空腹血标本测空腹血糖,然后将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在5分钟内喝完(儿童服葡萄糖量可按每公斤体重1.75克计算),总量不超过75克;对于糖尿病人,为减少对β细胞的强烈刺激,可以进食2两左右的(约100克)馒头代替葡萄糖,随即在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再分别取血留标本测血糖。在留血液标本的同时,每次均收集尿液,检查尿糖。3 y. X2 y1 b3 n  F' S- V
  正常值:各时项的正常血浆血糖的上限定为:空腹125mg/dL(6.9mmoL/)、服糖后30分钟190mg/dL(10.5mmol/L)、 60分钟180mg/dL(10.0mmoL/L)、120分钟140mg/dL(7.8mmoL/L)、180分钟125mg/dL (6.9mmoL/L)。50岁以上者,每长10岁,又可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各增加5mg/Dl、10md/dL、5mg/dL。
+ `# O9 p& J8 e" s. Q1 n  口服葡萄糖耐量诊断标准:把服糖后30分钟或60分钟血糖值做为1点其他各时限血糖值(空腹、2小时、3小时、)为3点,共4点。若4点中有3点大于上述各时项上限者,则诊断为糖尿病。若4点中有2点达到或高于上述正常上限,为糖耐量减低,属于可疑病例,需长期随访。糖耐量减低,虽不诊断为糖尿病,但在临床上可按糖尿病对待。
% N; c/ [/ l* U( o4 Y  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
# G+ r+ Z' v+ ^. {! w0 w  对于胃肠功能吸收异常,有胃肠疾病者,如胃手术后胃肠吻合而吸过快或由于慢性腹泻影响胃肠的吸收等各种情况,用OGTT已不合适,可采用IGTT。其方法是,用25%或50%葡萄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5克,在2~4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从开始注射时计算起,每30分钟取血一次,共2~3小时。正常人在2小时内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若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值,表示有糖耐量减低。: W/ {/ E1 Q/ I( V) z% x
  3.甲磺丁脲试验(D860试验)4 B+ z% V1 f; ?1 f1 n% l
  口服葡萄糖耐量减低者,未必一定是糖尿病,尤其是轻度减低,亦可见了于肥胖症、肝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为了进一步确诊糖尿病,可进行甲磺丁脲试验。甲磺丁脲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可利用甲磺丁脲刺激胰腺,观察分泌胰岛素的情况。凡糖尿病者尤其是幼年型对此反应迟钝,血糖下降缓慢,而正常人以及非糖尿病所致糖耐量减低者,胰岛功能正常,往往有明显的血糖下降,且出现早和恢复快。二者的血糖曲线显然不同,可以此鉴别。
; s6 B, C3 v; _" t; y+ m  4.皮质素葡萄糖耐试验
( q2 E+ W' N: k9 X7 t  对于以上所述试验尚不能确诊的糖尿病可疑病例,可采用本试验,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观察患者对葡萄糖反应是否降低。糖尿病时,对葡萄糖的反应往往降低。如在OGTT出现异常前,给予口服可的松50毫克二次后再做OGTT,做为激发试验可使糖尿病的诊断明显。所给的可的松剂量在正常人不会引起血糖的较大变化,但在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中,可出现异常高血糖。据国外Fajans发现,在无糖尿病家族史人群中,该试验阳性率为3%;在有家族史但无糖尿病症状的人群中,阳性率为25%;而那此可能为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高达88%[1]。6 G( z% Z$ X  n7 D
7 t0 t' F8 O2 f6 l! `/ q
=========
6 I" Z% c1 \  N1 m  }" M8 D  s6 S
5 y6 }4 N% k1 h. F4 x" P0 h9 B
尿液,尿液常规十项检查的意义. `% n: j- C- c; F2 K; m9 |
9 c5 A0 ?6 E) |( ]  _  n* y
4 |+ ^& B  b; M$ q9 U
1、尿糖(U—Glu)2 w& X' t( S) x/ v7 K! D! |! D4 C* _; u
    正常参考值:阴性9 N' h4 j# M&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1 k# H* S* p: M6 f- V" z& q9 v  f
    2、尿酮体(U-Ket)
8 n; a% J; ^, n7 S4 p    正常参考值:阴性& \5 V' A5 X  I!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H; t4 [" |9 e5 J) ^
    3、尿胆原(URO或UBG)
% H* n; a0 I; k1 L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 Q$ F; I7 p) d1 D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t+ |/ |: t; o( Z* P7 w    4、尿比重(SG)
/ X+ R0 u' M% L* ~! G% b5 D$ G8 e9 ^    正常参考值:1-5岁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
. v) y% o$ @* G2 Z7 D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
% c! T8 Z2 I* S" d, x6 X" m    5、尿蛋白(R-PRO)  w6 ?& n& W# Z" {# L3 T7 J
    正常参考值:阴性。7 F, X1 B& K7 L7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 ~3 h) p, u" j) {2 G    6、红细胞(U—BLO)
' w2 d8 H, X6 y( J# l- K    正常参考值:显微镜法阴性或<2个/HP。仪器法阴性。- o* q" A. c/ R# z
    临床意义:阳性或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9 E+ C# K2 W( Q! @    7、尿白细胞(U—LEU)
6 `& G/ p% K, V7 }" h# n    正常参考值:<5个/HP。% ]" G( G: A, m3 G' ~7 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e3 h) }5 {7 a) [/ }
    8、尿酸碱度(U—pH)
" S7 I+ w5 u+ K2 |    正常参考值:4.5—8.0,均值为6.5。9 o+ p$ W7 I' i
    临床意义: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发烧、白血病等。此外,—田氯化铵等药物时也可降低。增高见于碱中毒、输血后、严重呕吐、膀肮炎等。( Y& w: m+ t' L( w$ o7 ?: }
    9、尿胆红素(U-BIL)7 j2 @- e7 C% T# ~
    正常参考值:阴性。* D9 ^- f% {4 {" I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h4 K3 o! a4 Y+ u7 p
    10、尿亚硝酸盐(NIT)" s5 u" g) S6 F: K% q0 s
    正常参考值:阴性。2 u) W  p: [+ S3 e1 Q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2 b' ~6 J2 F4 X& W# I--------! c  r! t3 w2 {: C
www.tnblt.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