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2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1115
|
胰岛素初剂量选择方法:
- u7 L6 w& c- ^3 P$ H(1)根据四次或四段尿糖:每1个加号用胰岛素2U左右。
& c7 q" ?9 a# W9 X: ~7 h(2)根据24小时尿糖:每2g尿糖用1U胰岛素左右。
+ V; U, M7 I: ](3)根据血糖:通常每 2g升高的血糖用1U。 7 q1 g: \, p1 u
胰岛素用量=(血糖值-100)×0.6×体重 : b! m, C5 d" o$ X3 X& [; k: a7 Q1 h8 n
÷2000=0.003(血糖值-100)×体重。 4 d. x0 {0 m' G, [2 g- E
血糖值的换算:mmol/L转换mg/dl的换算系数乘以18。 + a. ^& S, p m9 o) s$ m
(4)根据原用磺脲类降糖药剂量:约每片5U,总量不超过30U(6片量)。 ! ~; u. R' ~9 y
(5)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餐前减2U加到早餐前。例如每日18U按三餐前8、4、6U注射,或每日24U按三餐前10、6、8U注射。
7 A! o$ g( M" \/ ?( ^. d7 V
, h3 x$ y. z j" l胰岛素用法的调整: 3 q' ^ u R& V% B5 ?$ S* N
1. 剂量的调整:原则是先调整饮食及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 ?: U/ N m, x, X8 Z1 |(1)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
! s( e4 L0 ~8 C7 B; H1 W+ U4 ~8 G(2)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 S* V6 X; t* {. g& g o2 p
(3)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 4 S* o' [8 z- ?
(4)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 C3 r. N" t) K- M/ }$ M( E
2.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9 V. n l9 T8 b6 \
(1)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 H5 g, H+ D4 f. D- a
(2)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 W$ J! I6 ?$ z# X Y$ N6 F( J(3)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
/ p2 M, [" j5 w- {) e$ y u1 |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 7 p; O% X4 M" J* M& u8 Z4 l& a
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 0 _3 q) @: g3 C! X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
6 `1 q9 w9 Y, ^' S6 ]0 B* t3 W3. 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 o) ~. w0 K3 x3 a
4. 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 " U/ B# K; B8 @% y; r
5.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
" m& g/ F2 N, `5 N6. 注射器具的调整:器具包括篮芯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目前前三种用得较多。 , `/ Y( K$ B- ~- ~# n5 n+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