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4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了90%以上。随着糖尿病在我国的“泛滥”,很多人害怕自己会不会得2型糖尿病。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呢?
3 m5 l& }* m- L0 z2 {% Z5 u. O9 F 1.年龄大于40岁;
, r0 m; U; @: j4 r \+ ^, L4 G 2.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X, G# [+ E) ~0 b
3.女性曾生过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kg),或患过妊娠糖尿病;3 J/ E5 ^2 x9 \; x- {' N
4.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6 g: Q/ g5 O/ t( ?) n+ L 5.出生前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儿;
0 T8 t0 ?% `( m+ L4 z2 U 6.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也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如果两者都处于高血糖状态,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就非常高。正常情况下,IGT的空腹血糖应小于7毫摩尔/升,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处于7.8~11.1毫摩尔/升之间;而IFG的空腹血糖应处于6.1~7毫摩尔/升之间,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毫摩尔/升;
4 d4 \ d' c) v1 W7 w. n- M 7.患有代谢综合征(腹部肥胖或超重,脂代谢、血压、血糖等均异常);
7 `& W$ H# }2 J 8.超重、肥胖,或患有抑郁症。超重或肥胖通常用BMI指数(体重/身高)2来衡量,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 j( @: r4 a3 {. q) T/ Y7 E V 9.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
9 c' \/ K" D, g1 r: \+ x) l 10.日常饮食热量摄入超标,经常久坐,体力活动少。4 o2 t1 x2 ~$ M6 w j
如果属于前5种情况,那么你可能终身都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是预防措施做得好也不一定会得。而后5种情况的人群,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调整、相关治疗来干预,防止身体往糖尿病发展。此外,有上述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最好定期筛查血糖,发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情况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