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2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1115
|
/ B4 K5 l) e( d: y, p
近年来,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并发症公认的,致残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如今糖尿病足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以下就有关糖尿病足的治疗做几点简要介绍。+ r3 C" i, g' T& X9 y6 h% o, v
糖尿病足之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
6 U, E! g" D7 a, E/ ~- {' `$ y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常感觉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对于轻中度缺血患者,有规律小运动量的行走有利于增加下肢血液供应。由于糖尿病常合并高凝状态,因此慢性缺血的患者,应用阿斯匹林75~100毫克或低分子肝素5000~10000单位/日,皮下注射10~15天,对于改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f' k, H9 g0 m
需要注意的是,有出血倾向和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应慎用肝素,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阿斯匹林有诱发哮喘和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有以上病变的患者应慎用。已存在缺血症状的患者可用扩血管药治疗。如前列腺素E1可增加侧支循环、改善下肢供血、保护血管内皮。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血压下降、疼痛等。由于该药有加重心功能不全、诱发胃出血的倾向,因此对于心衰、青光眼及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在口服药方面,西洛他唑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对改善下肢动脉闭塞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具有满意的疗效。2 `, Y- x c, ^+ Y* M' W
由于该药的扩血管作用较强,少数患者在刚开始服用时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因此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但有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血友病等出血情况的患者,以及3级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应禁用该药。除了内科治疗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干细胞移植、血管成形术等也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 t8 }# a% S! q: H2 D* @8 Z$ @ 糖尿病足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 d% p% k" Y' r, T 由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往往造成患者的足部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出现损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该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且服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4 I9 O- @, k4 P* t, G; K% N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该药后尿液有可能出现红褐色,此为正常现象,但有些检测项目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对部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确实有效。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甲基维生素B12(弥可保)与普通的维生素B12相比,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神经障碍的作用更强。抗氧化剂(alpha-硫辛酸)对于缓解病情和延缓病程也具有一定疗效。
U1 t9 T4 S, w z" o' ^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因此各种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4 Y" i8 z E5 x0 W+ J% A' x 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药物治疗5 M9 b1 Z3 v0 q% y/ |5 [- R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足部溃疡,常继发感染,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所以,有足感染的患者都必须进行局部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但出于控制病情的需要,临床上往往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采取经验用药。$ X. c: A* a* @$ y. S
一般来说,浅表感染宜选用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素。深部组织通常由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引起,应采取联合用药。抗菌素的应用宜早期、广谱、联合、疗程足够长,直至感染得到控制。当药物在临床上确实有效,而与培养结果不一致时,应以临床为准。
. w2 c. \* V0 [# j 糖尿病足部伤口的局部处理
u+ ~9 M/ c8 @9 _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任何微小的创伤如果处理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足的伤口处理原则与非糖尿病者不同,要求采用蚕食性清创,即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并且最好在全身和局部感染得到基本控制时进行,以免溃疡范围蔓延。! `0 ]# Z6 `: ^7 }& ]7 C0 m
3 B/ ?$ c; e, k 目前关于是否局部应用抗菌素和消毒剂来治疗和清洁足溃疡,还存在争议。近年来, 关于溃疡局部应用生长因子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他一些治疗策略,如人工辅助组织、高压氧、真空辅助治疗等尚需进一步研究。8 \/ L* E9 ^6 y7 O' ~6 l# m
内分泌科专家提示,为减少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足部护理。通过学习糖尿病知识、饮食调节、适量运动等,使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是预防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先决条件。
- P% Z7 C0 T, |+ ~9 { |
|